[实用新型]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26792.4 | 申请日: | 201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桂花;王维新;肖增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尔深(大连)海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68;B65G35/00 |
| 代理公司: | 21209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进斗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支架 上端 下端 拖体 组合式 上下分体结构 管理和保护 集中管理 连接稳固 梯形结构 固定的 固定管 梯形槽 脚轮 台架 支架 试验 移动 | ||
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包括移动支架上端和移动支架下端。移动支架上端和移动支架下端之间通过移动支架上端下方的上端梯形槽和移动支架下端上方的下端梯形台卡合固定。移动支架下端下部有脚轮。移动支架上端下方两端设有固定管。本支架为组合式上下分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梯形结构连接上下两部分,连接稳固,将拖体需要试验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又可以平时将移动支架上端集中存放到固定的台架上,这样有利于管理和保护拖体,使用方便,方便大量使用集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程领域,别涉及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拖体的质量较大,通常长度为2米以上,宽度0.6米以上,运输时候不方便,并且在做实验时候每个拖体都需要单独配备一个运输支架,当对数量较多(例如50个以上)拖体进行实验以后,运输拖体的运输支架也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存放管理,占地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本支架为组合式分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方便大量使用集中管理。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包括移动支架上端和移动支架下端。
其技术要点在于:
移动支架上端和移动支架下端之间通过移动支架上端下方的上端梯形槽和移动支架下端上方的下端梯形台卡合固定。
移动支架下端下部有脚轮。
移动支架上端上方的上端支撑纵梁长度长于上端支撑横梁长度。
上端梯形槽和下端梯形台的底角相等并均为30-60°。
移动支架上端设有固定管。
其优点在于:
本支架为组合式上下分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梯形结构连接上下两部分,连接稳固,将拖体需要试验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又可以平时将移动支架上端集中存放到固定的台架上,这样有利于管理和保护拖体,使用方便,方便大量使用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移动支架上端1、移动支架下端2、上端梯形槽3、下端梯形台4、固定管5、上立柱6、上端支撑横梁7、上端支撑纵梁8、下立柱9、脚轮10、上横梁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拖体组合式移动支架,包括移动支架上端1和移动支架下端2。
移动支架上端1和移动支架下端2之间通过移动支架上端1下方的上端梯形槽3和移动支架下端2上方的下端梯形台4卡合固定。
移动支架下端2下部有四个脚轮10。
移动支架上端1为框架结构,包括四个上立柱6,四个上立柱6底部通过四个上横梁11连接,四个上立柱6顶部通过两个上端支撑横梁7和两个上端支撑纵梁8连接,上端支撑纵梁8长度长于上端支撑横梁7,上端支撑纵梁8边缘向内弯曲收拢。
在移动支架上端1 四个上横梁11上固定设有框架结构的上端梯形槽3。
移动支架下端2为框架结构,包括四个下立柱9,四个下立柱9底部和顶部通过八个下横梁连接,在移动支架下端2 位于四个下立柱9顶部的下横梁上固定设有框架结构的下端梯形台4。
上端梯形槽3和下端梯形台4的底角A均为45°,对应卡合。
移动支架上端1下方两端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管5(方管),方便移动设备伸入来移动移动支架上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尔深(大连)海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尔深(大连)海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6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