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及高位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5772.5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本胜;刘达;谭超;邱静;郭磊;吉红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11/12 | 分类号: | E03B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位 水池 流管 进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及高位水池,包括管体和支架;管体的一端与分流管连通且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管口,管口设在溢流槽内;支架包括固定在管口外的凸起部,管口的径向尺寸从管体内向外渐扩,凸起部向管口内凸起,凸起部与管口的内侧之间设有过流间隙。有益效果:凸起部与径向尺寸渐扩的管口配合形成过环形的流间隙,凸起部处于管口的中心,过流间隙能降低水流速度并实现分散进水,能破坏形成吸气漩涡的条件,能抑制贯通性的吸气带的形成,能降低水流掺气程度,有利于水流连续、稳定地进入分流管,能适应不同水位和不同流量的运行工况。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于维护。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
背景技术
高位水池是专门用于长距离供水的水工建筑物,主要功能是可以稳定泵站尾水位,并且可以调节井内水位,保证供水水头的稳定性。高位水池通常设计为圆筒形,水从进水管进入后先经过环形溢流堰,然后溢流入井中,井下部连接有出水管,井中水位随流量及水头损失的变化而变化。
传统的高位水池从环形溢流堰跌落到最低运行水位常常有几十米落差。传统的高位水池的水位落差较大,这样大落差的水流跌落会造成大量的气泡掺混到水体中。气泡随水流进入到出水管中,会加剧供水管道水压的波动幅度。这种气泡掺混情况对于长距离供水管道安全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传统设计中采用的是环形溢流堰,水位落差是很难消减的,所以抑制水流掺气的难度非常大。
性能较为优异的高位水池体型,应在各级水位和流量的组合下尽可能少的进行掺气。但是同时在泵站临时停机的时候,高位水池还必须维持在初始水位,这经常是限制体型优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增加分流管,采用潜没入流的方式是一种能够尽量消除掺气环节的有效措施。
现有技术的分流管的技术缺陷在于:在供水系统流量较小时,常规分流管的管口处由于淹没水深不足,会产生吸气旋涡,造成分流管的振动和大量吸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可克服分流管的管口处在淹没水深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漩涡并造成振动和大量吸气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包括管体和支架;管体的一端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连通且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管口,管口设在高位水池的溢流槽内;支架包括固定在管口外的凸起部,管口的径向尺寸从管体内向外渐扩,凸起部向管口内凸起,凸起部与管口的内侧之间设有过流间隙。
作为改进,支架包括盖板,盖板的中心向盖板的一侧凸起并形成凸起部。
作为改进,支架还包括若干立柱,立柱的一端与盖板相交且立柱的另一端与高位水池的隔板相交。
作为改进,立柱均布在盖板的周围。
作为改进,盖板的边缘形状为正方形。
作为改进,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立柱分别布置在盖板的四角。
高位水池,包括一种用于高位水池的分流管进口装置。
有益效果:凸起部与径向尺寸渐扩的管口配合形成过环形的流间隙,过流间隙围绕在凸起部的周围,凸起部处于管口的中心,过流间隙能降低水流速度并实现分散进水,能破坏形成吸气漩涡的条件,能抑制贯通性的吸气带的形成,能降低水流掺气程度,有利于水流连续、稳定地进入分流管,能适应不同水位和不同流量的运行工况。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位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5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状腺手术专用垫枕
- 下一篇:一种带集水托盘和导流管的减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