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5506.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黎瑞文;欧阳淑怡;张小妮;黄凤贤;宁雪艳;李严丽;周妍;柯苹芳;李浩君;蔡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置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组件,包括:三通针座、输液导管和三通连接座,所述三通针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所述三通针座内穿入有穿刺针,所述三通针座内设有单向瓣膜阀,所述单向瓣膜阀允许液体从后端向前端流动且阻碍液体从前端向后端流动,所述三通针座具有药液输入口;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针座的药液输入口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座的前端具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引流管在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上呈弯曲的弧形。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通过在三通针座内设置单向瓣膜阀,并将引流管设计为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上呈弯曲的弧形,可以避免回流,且使用方便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其中,静脉留置针是静脉输液的常规装置。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留置针,容易发生回流的现象,影响正常治疗,若不及时发现处理,还会给患者埋下健康隐患,另外,三通连接座与患者手臂几乎平行,导致医务人员操作费力,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留置针组件,所述留置针组件可以避免回流,且使用方便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包括结构:三通针座、输液导管和三通连接座,所述三通针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所述三通针座内穿入有穿刺针,所述三通针座内设有单向瓣膜阀,所述单向瓣膜阀允许液体从后端向前端流动且阻碍液体从前端向后端流动,所述三通针座具有药液输入口;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针座的药液输入口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座的前端具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引流管在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上呈弯曲的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通过在三通针座内设置单向瓣膜阀,并将引流管设计为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上呈弯曲的弧形,可以避免回流,且使用方便省力。
可选地,所述单向瓣膜阀设在所述留置软管内。
可选地,所述单向瓣膜阀包括:环形外壁和多个弹性瓣膜,所述环形外壁连接所述留置软管,多个所述弹性瓣膜沿周向设在所述环形外壁的内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瓣膜对接设置,每个所述弹性瓣膜在后端向前端的液体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形成缝隙以允许液体从后端向前端流动。
有利地,每个所述弹性瓣膜的厚度在所述环形外壁的径向方向上从外向内递减。
有利地,每个所述弹性瓣膜为硅胶瓣膜。
可选地,所述三通连接座包括尾管、旁接管和所述引流管,所述尾管从后向前延伸为直管,所述旁接管为倾斜连接在所述尾管的侧壁的直管,所述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尾管的前端。
有利地,所述引流管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呈偏向所述旁接管弯曲的弧形。
有利地,所述引流管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尾管和所述旁接管所在的平面呈弯曲的弧形。
具体地,所述引流管的曲率半径在5mm-30mm之间。
具体地,所述引流管的直径在从后端向前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且所述引流管的延伸长度在5mm-3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的单向瓣膜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5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