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5114.6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荣;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亚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B60R11/02 |
代理公司: | 51269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炜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新华大道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波电台 安装箱 箱内腔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顶推机构 固定组件 缓冲机构 夹紧机构 设备本体 内部电气元件 车辆行驶 顶部设置 固定结构 缓冲效果 新型短波 电台 车载式 缓冲性 车体 紧固 内腔 焊接 颠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箱的内腔放置有设备本体,所述安装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顶推机构,所述安装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设备本体、缓冲机构、顶推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设置,使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具备缓冲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的车载式短波电台为了安装的稳定性,是将短波电台直接与车体内部的固定结构进行紧固,这种安装装方式忽略了对短波电台的缓冲性,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颠簸,从而造成电台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台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短波电台是指工作波长为100~10米(频率为3~30兆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用于传送话音、等幅报和移频报,在传送电话信号时,采用振幅调制和单边带调制,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电源和终端设备等组成,一般分为便携式、车载式和固定式电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通常采用鞭形天线,利用地波进行近距离通信,功率通常为数瓦至数十瓦。
但是现有的车载式短波电台为了安装的稳定性,是将短波电台直接与车体内部的固定结构进行紧固,这种安装装方式忽略了对短波电台的缓冲性,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颠簸,从而造成电台内部电气元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具备缓冲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车载式短波电台为了安装的稳定性,是将短波电台直接与车体内部的固定结构进行紧固,这种安装装方式忽略了对短波电台的缓冲性,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颠簸,从而造成电台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箱的内腔放置有设备本体,所述安装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顶推机构,所述安装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均焊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底部与设备本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凹板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杆,所述安装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套管的外侧与安装箱的内壁焊接,所述套管内腔的外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套管的一端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左侧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侧贯穿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外部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设备本体卡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板,所述夹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板的形状为L型,所述夹板的内侧与设备本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夹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侧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外部,所述夹板的底部焊接有活动轴,所述安装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轴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有机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设备本体、缓冲机构、顶推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设置,使短波电台用安装结构具备缓冲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的车载式短波电台为了安装的稳定性,是将短波电台直接与车体内部的固定结构进行紧固,这种安装装方式忽略了对短波电台的缓冲性,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颠簸,从而造成电台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亚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亚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