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髓内固定系统的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3738.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魁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魁胜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3 | 分类号: | A61B17/32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固定 系统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刀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髓内固定系统的手术刀,包括固定支架和手术刀,所述固定支架为“L”形,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的上端部设有髓内针固定件,所述长杆上设有锁针定位孔;所述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柄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手术刀柄前端的手术刀片,所述手术刀柄包括手捏部及细长颈部,手术刀片安装在细长颈部前端,所述手捏部为扁平状,细长颈部长度>手捏部长度的两倍,所述锁针定位孔的最小宽度大于细长颈部截面的最大宽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术中不需要移开手术器械(髓内固定系统),纤细的细长颈部可以通过器械的定位孔进行操作准确的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等软组织,方便医生手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刀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髓内固定系统的手术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刀柄装上刀片只是用于常规手术皮肤、皮下、筋膜等软组织的切开,不能通过手术器械(髓内固定系统)的定位孔进行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筋膜。手术中需移开器械,做手术切口,这样一来增加手术步骤,二来会导致骨折移位需要重新复位,增加手术时间,增加医疗风险。而且切口准确度会有偏差,增加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术中不需要移开手术器械(髓内固定系统),纤细的细长颈部可以通过器械的定位孔进行操作准确的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等软组织,方便医生手术的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髓内固定系统的手术刀,包括固定支架和手术刀,所述固定支架为“L”形,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的上端部设有髓内针固定件,所述长杆上设有锁针定位孔;所述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柄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手术刀柄前端的手术刀片,所述手术刀柄包括手捏部及细长颈部,手术刀片安装在细长颈部前端,所述手捏部为扁平状,细长颈部长度>手捏部长度的两倍,所述锁针定位孔的最小宽度大于细长颈部截面的最大宽度。
所述细长颈部为椭圆形,该椭圆形长轴为0.7cm短轴为0.3cm。
所述细长颈部长15cm,所述手捏部长6cm。
所述手捏部截面长2cm宽03cm。
所述手捏部两侧面成型有增阻纹路。
所述细长颈部的前端部成型有用于手捏的凹槽。
所述手术刀片为23号手术刀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通过细长颈部的设置,在手术中不需要移开手术器械(髓内固定系统),纤细的刀柄体部可以通过器械的定位孔进行手术操作,能够准确的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等软组织,既方便医生手术操作,又提高切口的准确性,使手术变得更方便,更准确;
2、手术中无须移开手术器械,减少手术流程与操作,使手术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3、因手术中无须移开器械避免了因移动手术器械而导致骨折移位,须要重新复位,降低了手术难度,故此也就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4、手捏部两侧面成型有增阻纹路,使得医生手指与手术刀摩擦力增大,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更稳定的进行手术。
5、由于手术刀要通过定位孔,并且固定支架与切口有一定距离,所以该手术刀长度相对较长,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不太好控制,通过细长颈部的前端部成型有用于手捏的凹槽的设计,一只手捏住手捏部当作支点,另一只手捏在凹槽处进行移动,从而可以稳定的控制手术刀。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3是固定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魁胜,未经王魁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3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染针灸针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定位椎弓根的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