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1975.7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栋正;张百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栋正;张百翔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4 |
代理公司: | 31341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孟波 |
地址: | 2000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部 凸部 凹形腔室 固定机构 出水口 进水口 贯穿 开口 分流阀芯 进气孔 微细化 圆凸形 柱体 本实用新型 微细化装置 卡接固定 外侧开口 依次设置 圆形筒身 无动力 圆形筒 宽腔 下端 窄腔 连通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形筒身,圆形筒身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外壳内侧从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设置有分流阀芯、气泡微细化网组和固定机构,分流阀芯为圆凸形柱体,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和凸部,平部朝向进水口,凸部朝向出水口,平部外侧与外壳内侧卡接固定,平部设有贯穿开口,贯穿开口由凸部外侧开口至平部外侧,或封闭于凸部外侧与平部外侧之间,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贯穿通道,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凹形腔室,贯穿通道位于凹形腔室外侧窄腔上方,外壳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外壳内外侧;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下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细气泡发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全球对于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应用相当关注,如:精密工业对于洗涤洁净的需求、环境产业对于污水浮除和水体溶氧的应用、农业渔业对于灌溉和养殖的增氧措施、医疗产业对于治疗诊断和投药载体的研究、民生产业对于生活所需的日常清洁等,所以就如何产生微细气泡的各种设备开发,亦日渐多元化。
目前,在水体中制造出微细气泡的方法很多,如:加压溶解、高速旋回剪切、超声波空化、微细孔膜滤出、混合射流、电化学等方法,而不同方法对于微细气泡产出的粒径大小与数量多寡不同,故各有其合适的应用领域。一般而言,学界和产业界对于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规格普遍定义,主要取决于微细气泡的粒径,就可具备上述相关效益的微细气泡而言,其气泡粒径则是以微米级气泡、纳米级气泡为主,因为当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粒径小于一定尺寸时,所表现出的气泡特性与常见水中的气泡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上升缓慢、可于水中横向流动,甚至是在水体中呈现逐渐缩小,直至溶解消失,而在溶解消失的当下,微细气泡则会产生微小能量的瞬间高温与冲击波动。
纵观民生用品市场,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如牛奶浴机、宠物清洁气泡机、水龙头起泡器、淋浴花洒等装置,其制造微细气泡的方法不外乎是使用高速旋回剪切与混合射流,又或是进行搭配应用,若再加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动力需求与否,则可分为辅以外部加压动力,如加压泵,或无需外部动力,仅仅利用机构设计,改变水流相关条件。而这些类型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运作方式主要都是先借由水体流速与气体界面形成负压现象,自行吸入气体形成气液混合体,再将该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泡,经由压力变化加以微细化,更进一步说明,是因为自行吸入气体所形成的气液混合体,其气泡粒径较大,若大气泡本身再受到外部水体流动的压力变化,即可自行破裂崩解成微细气泡,而破裂崩解后的微细气泡,其粒径则可达微米、甚至是纳米尺寸。
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尤其是无需外部动力一类,其机构设计过于依赖高速旋回流或混合射流的有形形制,导致装置体积过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全球市场现有应用于家庭水龙头的微细气泡起泡器,其装置纵身尺寸过长,若使用在厨房清洗池或浴室面盆那样有限的空间里,除使用类似鹅颈管一类产品,延伸水龙头的出水高度,或加深厨房清洗池与浴室面盆深度,又或者接受洗涤空间变小之外,实在难有其它选择。
另一方面,大部分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进水来源大多直接就是住家的自来水系统,而住家水龙头的供水条件,并不具备微细气泡产生的要素,故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若要使装置产生微细气泡,仅能大幅度的改变水流的横截面积,又或增设加压系统,使得水流的流速达到微细气泡产生所需的压力变化,而为了能让装置表现出更好的微细气泡产生效果,大部分装置的机构设计重心,仍放在思考该如何缩小水流的横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栋正;张百翔,未经高栋正;张百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1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剂加料逆向旋流静态分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泥浆搅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