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转移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0759.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痕 芯片层 刀片 胶层 标签 防转移 粘接 本实用新型 标签剥离 所在平面 投影重合 基材层 拉扯 摩擦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转移标签,基材层设有第一环形裂痕,第一胶层设有第二环形裂痕,第一胶层位于第二环形裂痕外侧和内侧分别为第一胶部和第二胶部,第二胶部靠近芯片层一侧固定有第一刀片,第二胶层设有第三环形裂痕,第二胶层位于第三环形裂痕外侧和内侧分别为第三胶部和第四胶部,第四胶部粘接强度大于第三胶部粘接强度,第四胶部靠近芯片层一侧固定有第二刀片,第一环形裂痕、第二环形裂痕和第三环形裂痕在标签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在拉扯第三胶部和第一胶部时,芯片层与第一刀片或第二刀片摩擦,使得芯片层被破坏,即使不法分子将标签剥离下来,玻璃下来的标签已被破坏,失去了原先具备的功能,从而达到防转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转移标签。
背景技术
易碎纸RFID标签已经成为防伪标签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电子标签不具备防转移效果,一些不法分子将电子标签从被贴物上剥离下来再粘贴到其他设备上,容易导致产品窜货、调包等,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转移标签。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转移标签,包括顺序层叠的基材层、第一胶层、芯片层、第二胶层和离型纸;
基材层设有第一环形裂痕;
第一胶层设有第二环形裂痕,第一胶层位于所述第二环形裂痕外侧为第一胶部,第一胶层位于所述第二环形裂痕内侧为第二胶部,第二胶部靠近芯片层一侧固定有第一刀片;
第二胶层设有第三环形裂痕,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三环形裂痕外侧为第三胶部,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三环形裂痕外侧为第四胶部,第四胶部粘接强度大于第三胶部粘接强度,第四胶部靠近芯片层一侧固定有第二刀片;
所述第一环形裂痕、所述第二环形裂痕和所述第三环形裂痕在所述标签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优选地,芯片层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优选地,第一刀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刀片沿第二胶部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刀片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刀片沿第四胶部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芯片层包括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位于多个第一刀片围合形成的区间内。
优选地,芯片层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在所述标签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胶部上,第一胶部和第三胶部通过第二通孔相互粘结。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裂痕贯穿基材层,所述第二环形裂痕贯穿第一胶层,所述第三环形裂痕贯穿第二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防转移标签,第四胶部的粘接强度大于第三胶部的粘接强度,当不法分子将第三胶部与被贴物剥离后,开始剥离第四胶部,由于第四胶部的粘接强度较强,在剥离第四胶部时会拉扯第三胶部和第一胶部,使第三环形裂痕继续开裂进而使得第三胶部与第四胶部完全脱离,第二环形裂痕继续开裂进而使得第一胶部与第二胶部完全脱离,第一环形裂痕也完全裂开,拉扯第三胶部时,芯片层在第三环形裂痕位置非常容易断裂;并且在拉扯第三胶部和第一胶部时,芯片层与第一刀片或第二刀片摩擦,第一刀片或第二刀片在芯片层上留下划痕,使得芯片层被破坏,即使不法分子将标签剥离下来,玻璃下来的标签已被破坏,失去了原先具备的功能,从而达到防转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转移标签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0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轨式电子标签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携带双TF存储卡的SD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