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0507.8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琴;顾琦;徐秀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托 支撑立柱 压力感应组件 本实用新型 矫正装置 斜颈 医护 有效地控制 支撑作用 治疗 矫正 工作量 测量 护士 伤害 观察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包括颈托本体、用于对颈托本体进行支撑的支撑立柱以及用于测量支撑立柱对颈托本体作用力的压力感应组件。本实用新型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既便于医护人员在调整支撑立柱对颈托本体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且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支撑立柱对压力感应组件的作用力,实时的观察颈托本体之间的拉力值,便于在治疗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拉力的大小,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矫正治疗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先天性肌性斜颈(又名“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2岁以下患者,术后可用颈托固定。大龄患者,可用颈胸石膏固定,将头偏向肩侧,下颌转向患侧。固定4~6周后进行康复锻炼、理疗,以防再挛缩,保持最好状态。
申请号为CN201520547450.2且公开号为CN204744546U一种斜颈矫正器,包括两个相对间隔排列的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中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三个相互间隔排列的支撑连接机构,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同侧端部通过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两连接器上均安装有用于将两连接器固定在一起的魔术贴。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中部之间连接有支撑连接机构,治疗时将带有支撑连接机构的胶管部支撑在魔术贴将两胶管端部连接起来,其连接牢固,定位可靠,能保持很好的矫形效果;在此公开的文件通过支撑连接机构将胶管部进行支撑,但是不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的观察胶管部对儿童颈部的支撑力,增加了儿童的痛苦且降低了治疗的效果。
为此,提出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既便于医护人员在调整支撑立柱对颈托本体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且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支撑立柱对压力感应组件的作用力,实时的观察颈托本体之间的拉力值,便于在治疗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拉力的大小,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矫正治疗的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先天性斜颈矫正装置,包括颈托本体、用于对颈托本体进行支撑的支撑立柱以及用于测量支撑立柱对颈托本体作用力的压力感应组件;既便于医护人员在调整支撑立柱对颈托本体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且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支撑立柱对压力感应组件的作用力,实时的观察颈托本体之间的拉力值,便于在治疗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拉力的大小,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矫正治疗的效率;
颈托本体由上托架和下托架构成,上托架和下托架相对设置,且上托架和下托架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椭圆形,上托架和下托架的末端均设置为开口端,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开口端均通过连接架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连接架将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开口端进行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托架和下托架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进而使得上托架和下托架与使用者的颈部全面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颈托本体对使用者颈部的治疗效果,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其中一侧的连接架外周套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护套,且第一连接护套上设置有固定带,进而便于通过固定带将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开口端相连接,从而使得上托架和下托架形成一个闭环,进而便于颈托本体与使用者的颈部全面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压力感应组件通过第二连接护套与上托架相连接,压力感应组件由压力感应箱体、压块、压力弹簧和滑动轴套构成,压力感应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供电模块,用于对压力感应组件进行供电,压力感应箱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压力感应箱体的另一侧设置为显示屏;从而便于微处理器对压力传感器的电子信号进行数模的转换,进而通过显示屏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0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间盘复位腰带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交叉扣合结构的收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