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9924.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7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梅;吴瑾;冯淼;吴竑;白月圆;伍琼;袁晓雪;徐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郭艳艳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管 痰室 连通 连接管 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 吸痰装置 负压机 吸痰孔 外壁 吸痰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痰室;储痰室分别与吸痰管和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外界负压机连通;吸痰管包括与储痰室连通的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远离储痰室的一端外壁上开有若干吸痰孔,并在第一弧形管内设置有与其具有间隙的第二弧形管,且第二弧形管临近储痰室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弧形管外。本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往往需要对长时间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进行吸痰,但由于患者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容易出现舌后坠的现象,现有吸痰装置在进行处理时,无法有效的达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储痰室;储痰室分别与吸痰管和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外界负压机连通;吸痰管包括与储痰室连通的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远离储痰室的一端外壁上开有若干吸痰孔,并在第一弧形管内设置有与其具有间隙的第二弧形管,且第二弧形管临近储痰室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弧形管外。
优选地,第一弧形管与储痰室的连通处开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连接管内设置有第一连通口相连通的导气管。
优选地,第一弧形管内铰接有将第一连通口完全覆盖,且长度与第一弧形管内径保持一致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位于导气管内的拉绳,且拉绳与滚动设置于导气管内的滚珠连接。
优选地,导气管内设置有位于挡板下方的支撑板,并在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挡板连接的弹簧。
优选地,导气管内设置有供拉绳绕过的的滚轮。
优选地,第一弧形管远离储痰室的一端外壁设置有气垫;气垫通过设置于第一弧形管外壁上的充气管与充气控制球连通。
优选地,气垫和第一弧形管材质均为柔性塑料。
优选地,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负压机带动滚珠移动,从而使得挡板在拉绳的带动下绕铰接点转动,覆盖在第一连通口上,在将第一连通口封闭的同时,开启第二连通口,使得第一弧形管与储痰室相连通,然后在负压机的吸引下,通过吸痰孔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吸痰结束后,挡板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封闭第一弧形管,隔绝第一弧形管和储痰室,防止储痰室内的痰出现倒吸的问题。
2、在第一弧形管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弧形管,便于患者在吸痰时进行呼吸。
3、在第一弧形管插入患者口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气垫,然后通过充气控制球对其进行充气,起到支撑患者舌根的作用,防止患者在吸痰的过程中出现舌后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痰室;2、第一弧形管;3、第一连通口;4、第二连通口;5、导气管;6、连接管;7、单向阀;8、滚珠;9、拉绳;10、支撑板;11、挡板;12、第二弧形管;13、吸痰孔;14、气垫;15、充气管;16、充气控制球;17、弹簧;1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未经中日友好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