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刷丝结构与电刷模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19737.2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6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施心智;洪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24 | 分类号: | H01R39/24 |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区域 连接段 电刷丝 瓦片状 纵断面 本实用新型 传输信号 模块结构 稳定输出 集电环 金属环 自由端 自由段 弹跳 滑环 内凹 外凸 种刷 延伸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刷模块结构,其电刷丝具有一连接段以及二自由段延伸自连接段的相对二端,自由端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有接触区域与集电环的金属环接触,接触区域的纵断面呈外凸内凹的瓦片状。由于电刷丝接触区域呈瓦片状,能减少磨耗,且避免滑环运作时的弹跳产生,稳定输出传输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刷模块结构,采用瓦片状电刷丝,能减少磨耗,且有效避免滑环运作时的弹跳产生。
背景技术
集电环和电刷的配合可以应用在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传输电源及/或电子信号的电路系统中,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由于电刷必须要持续接触金属环以确保电源及/或电子信号的传递,其强度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此外,若使用金属丝作为电刷,由于其接触压力轻、易磨损、跳针,会导致传输信号输出不稳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刷丝结构,具有一链接段以及二自由段延伸自连接段的相对二端,其特征在于,自由端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有接触区域与集电环的金属环接触,接触区域的纵断面呈外凸内凹的瓦片状。
瓦片状结构使接触区域的表面与金属环具有至少二接触位置,能有效避免滑环运作时的弹跳产生,减少接触电阻不稳定性发生。并且,瓦片状结构使得接触区域耐磨耗,增长使用寿命,与集电环接触的涟波小,减少噪声产生。进一步地,可以只在电刷丝的接触区域镀上贵金属,大幅减少成本压力与材料浪费。
此外,电刷丝结构的链接段与自由段之间呈圆角,且该圆角于电刷模块化时不被固定座包覆,自由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有向外的折弯脚,可以掌控自由段的角度以及弹性系数,控制与导电环接触的压力,降低接触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电刷模块结构,包含上述的电刷丝呈分隔排列,以及具有封闭轮廓的一固定座,包覆并排的电刷丝连接段相对二端,但镂空电刷丝的连接段中间部分,使镂空的中间部分可以电性连接导线,依循固定座一侧面并排设置。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电刷丝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2是电刷丝结构并排的示意图;
图3是电刷模块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电刷模块结构实际应用的组装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电刷丝 11:连接段
12:自由段 13:圆角
14:折弯脚 15:接触区域
151:接触表面 152:外侧表面
16:镀层 20:固定座 40:集电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构造及所达成的效果,配合图示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绘示一种电刷丝结构,具有一链接段11以及二自由段12延伸自连接段11的相对二端,自由端12远离连接段11的一端设有接触区域15与集电环40(图4所示)的金属环接触,而接触区域15的纵断面呈现外凸内凹的瓦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