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9272.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权;刘更好;周明刚;阮丁山;李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攀登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材料 前驱 浓缩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过滤部包括过滤外壳、安装在过滤外壳内部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在过滤外壳内部形成过滤腔;过滤外壳设有进料口、滤液出口、及料液出口,所述进料口、料液出口与过滤腔连通,滤液出口位于过滤腔外部;进料口安装有单向阀,料液出口设有控制阀。无需过多的配套设备,使用操作方便;物料在过滤时避免了与空气接触被氧化的风险,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小且灵活,十分适用于中试小试级的反应釜的过滤浓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浓缩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反应过程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种,连续式反应和间歇式反应。其中在间歇式反应中需要将反应釜内料液不断进行浓缩,过滤出釜内液体,保留固体颗粒。此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前驱体颗粒相对于连续法有着粒度均一、一致性好、颗粒表面光滑、产品品质较高的特点。而在间歇法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将反应釜内料液进行浓缩过滤,以排出釜内液体,使反应釜内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持续性进液。常用的过滤方法有静置排上清液法、带式过滤机过滤法、浓密机浓缩法、离心过滤回投法、微孔浓缩机浓缩法等。其中静置排液法效率较低,实验稳定性较差,较少厂家使用。带式过滤机和离心机回投法都属于敞开式机械过滤后回投,工艺流程较复杂且物料易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浓密机浓缩法效率不高,且物料浪费较多,使用者不多。微孔浓缩法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过滤浓缩方法,由于其密封性好,过滤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已成为间歇式前驱体生产的主流方式。
常规的微孔浓缩机通常包括带有搅拌的罐体、微孔过滤系统、真空系统、空压系统、反吹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过滤系统一般采用高分子材质的微孔管作为介质,微孔管在使用时需要用高压气体进行反吹以避免堵塞孔隙,因此需要配套较高压强的高压气体。浓缩机系统配套设备众多,体积较庞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价格昂贵,内部工艺复杂易出故障。由于其配套设备较多,系统小型化困难,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中试小试级的-L小型化反应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过滤效果好的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过滤外壳、安装在过滤外壳内部的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在过滤外壳内部形成过滤腔;所述过滤外壳设有进料口、滤液出口、及料液出口,所述进料口、料液出口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滤液出口位于过滤腔外部;所述进料口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料液出口设有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阀为气动球阀或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活塞部,所述活塞部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a伸入过滤腔内可进行往复推拉移动,且活塞杆的端a在移动时刮碰过滤腔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活塞部还包括活塞外壳,所述活塞外壳内部形成液压腔,所述活塞杆呈H型,所述活塞外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活塞杆的一端b在液压腔内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二油口之间进行往复推拉移动。
进一步,所述过滤介质主要为高分子聚丙烯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正极材料前驱体浓缩过滤装置,无需过多的配套设备,使用操作方便;物料在过滤时避免了与空气接触被氧化的风险,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体积小且灵活,十分适用于中试小试级的反应釜的过滤浓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竖向可调的绕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