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19230.7 | 申请日: | 201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刚;孙晓伟;屠柳青;叶仙松;施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9/02 | 分类号: | G01N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准确 测量 混凝土 硬化 容重 简易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包括:引流容器,上部敞口,下部通过引流口与外界相通;盛水容器,上部敞口;所述盛水容器内置于所述引流容器内,盛水容器内盛放用于测试的水;盛水容器的上表面不低于引流容器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可准确测量混凝土试块的体积,通过高强韧性鱼线套住测量的混凝土试块,手可以不沾水且缓慢将其放入盛水容器中,试块能够较为容易的放入或者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容重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基础建设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混凝土设计时,容重就是一项重要指标。混凝土的容重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受力,过大的容重导致结构需要承受更大结构应力,而较小容重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所以在混凝土设计时,设计图纸上一般均会指出混凝土的设计容重。
特别对于沉管混凝土结构,沉管需要经过浮运方法将沉管构件运输至水上,然后通过调节干舷控制沉管高度,过高容重则会导致沉管无法漂浮于水上,过低容重则会导致沉管无法下沉至需要深度,故对其干容重要求更高,而在现有国家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混凝土一般通过取芯法测试其干容重,但是在取芯过程中,取芯设备的震动会对取芯试样半径造成一定的误差,对取芯试样进行切割时,芯样的平整度也会对实际体积造成偏差。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混凝土为多孔粗糙结构,含有大量的空隙,所以实际体积比计算的体积小。
所以有必要制作出一种能够快速精确测定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测出混凝土实际干容重,提供混凝土在试验阶段的参考值,确保混凝土干容重在设计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包括:
引流容器,上部敞口,下部通过引流口与外界相通;
盛水容器,上部敞口;所述盛水容器内置于所述引流容器内,盛水容器内盛放用于测试的水;
盛水容器的上表面不低于引流容器的上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所述引流容器底部安装有支撑用的支架。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所述盛水容器内放置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上述引流容器与盛水容器均由不锈钢板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所述引流容器底部的引流口向外连接不锈钢出水管,所述不锈钢出水管继续连接可自由伸缩变形的塑料出水管,最后所述塑料出水管与外界的接水容器连通,且不锈钢出水管所有转角处的转弯角度均大于90°。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接水容器放置在称重装置上,以称重。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所述称重容器为电子秤。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还包括:固定线,用于套住待检测的混凝土试块将其缓慢放入盛水容器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快速准确测量混凝土硬化后干容重的简易设备,所述固定线为鱼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准确测量混凝土试块的体积(不包括混凝土试块本身的空隙),通过高强韧性鱼线套住测量的混凝土试块,手可以不沾水且缓慢将其放入盛水容器中,试块能够较为容易的放入或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模装置
- 下一篇:车窗结构、车窗饰条以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