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壳式贴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8779.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焘;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富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信启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4 | 代理人: | 陈棠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贴膜器 保护膜 胶贴 手机 盖合 手机壳 通孔 背面 本实用新型 临时固定 手机正面 组件包括 主板面 适配 贴附 贴合 粘附 产品结构 体内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贴膜器之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相应手机的正面以及背面均适配,以实现适时择其一进行盖合,且所述壳体的主板面中设有通孔;所述贴膜器之组件还包括胶贴,所述胶贴适用粘附于所述通孔处,以将待贴合的保护膜临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改进之后的贴膜器借助胶贴临时将保护膜固定在壳体内,壳体从手机的正面盖合之后将保护膜贴附在手机正面,而后将胶贴与保护膜分离,再将壳体从手机的背面盖合即成为手机的保护套,产品结构简单,且一举两得,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器。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的屏幕尺寸较大,发生碰撞时易碎裂,而维修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用户一般都会在进行贴膜保护。然后贴膜要求较为精准的操作,否则将会影响后续手机的使用,因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很多用于辅助贴膜的工具,但现有的贴膜工具专注于贴膜这单一的功能,而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贴膜并不是使用概率非常高的操作,所以贴膜工具经常会沦为一次性用品,由此造成了浪费,因此现有的贴膜工具有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贴膜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贴膜器之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相应手机的正面以及背面均适配,以实现适时择其一进行盖合,且所述壳体的主板面中设有通孔;所述贴膜器之组件还包括胶贴,所述胶贴适用粘附于所述通孔处,以将待贴合的保护膜临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通孔适配有盖合部件,以适时实现将所述通孔封盖。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盖合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封板,所述封板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以沿其一端活动实现对于所述通孔的开合。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封板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开解配合,以控制所述封板转动的权限。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盖合部件为粘性孔位贴。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壳体主板面的内面中设有用于胶贴粘附的凹入槽,所述凹入槽形成于所述通孔外围。
如前所述的手机壳式贴膜器,所述贴膜器之组件还包括附属双面贴。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之后的贴膜器借助胶贴临时将保护膜固定在壳体内,壳体从手机的正面盖合之后将保护膜贴附在手机正面,而后将胶贴与保护膜分离,再将壳体从手机的背面盖合即成为手机的保护套,产品结构简单,且一举两得,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壳体;2、通孔;20、凹入槽;3、胶贴;4、保护膜;5、盖合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富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富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8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