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4081.5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冠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学生 进出 校门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射频监控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腔顶部安装有第一无线射频器,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壁粘接有第二无线射频器,所述第二支撑柱左侧壁粘接有第三无线射频器,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中央位置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右侧转动连接自动挡杆,所述第一无线射频器右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固定连接射频识读器,该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控,防止学生逃课或者记录学生迟到,也可以对不是本校学生拒之门外,防止社会上的坏人进入校园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可以达到监控的效果,广泛用于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现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对学生进行监控是否是本校的学生和是否迟到,但不能对不是本校的学生举止门外,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不能对每个学生来校进行一个统一的记录和调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对学生进行监控是否是本校的学生和是否迟到,但不能对不是本校的学生举止门外,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不能对每个学生来校进行一个统一的记录和调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学生进出校门监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腔顶部安装有第一无线射频器,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壁粘接有第二无线射频器,所述第二支撑柱左侧壁粘接有第三无线射频器,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中央位置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右侧转动连接自动挡杆,所述第一无线射频器右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固定连接射频识读器,所述射频识读器右侧壁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顶部左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处理器顶部右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所述处理器内腔右侧壁安装有射频转换模块,所述射频转换模块电性输入连接射频接收模块,所述射频转换模块电性输出连接通讯模块、智能开关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所述处理器与第一无线射频器、第二无线射频器、第三无线射频器、射频识读器、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自动挡杆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开有螺孔,且螺孔通过螺栓连接地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为不锈钢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自动挡杆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为PVC挡板。
优选的,所述射频识读器顶部开有USB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柱上安装的转轴和自动挡杆可以有效的对不是本校学生拒之门外,防止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利用射频处理模块可以将每个学生进出校门实时监控,达到记录和统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冠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冠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4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