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减震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3426.5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溪;任威;凡松;吴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谷城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42;H01B7/18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地址: | 441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本体 钢板层 电力电缆 减震支架 减震筒 橡胶层 垫块 减震 电缆管 防腐层 吸热层 散热 弹簧 导芯 压杆 本实用新型 弹簧顶端 弹性连接 导体材料 减震性能 内部设置 散热性能 外侧位置 上表面 最外圈 底端 通孔 有压 紧贴 腐蚀 | ||
一种散热减震电力电缆,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最外圈设有防止电缆本体外表面受到腐蚀防腐层,防腐层内侧设置有橡胶层,电缆本体中心导芯处设置有三组电缆管,电缆管内设置有优良导体材料,位于橡胶层内侧与中心导芯外侧位置设置有钢板层,钢板层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钢板层外圈设置有吸热层;钢板层外圈设置有若干组减震支架,减震支架包括垫块、压杆、减震筒和弹簧;减震筒底端固定安装在钢板层上,减震筒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顶端弹性连接有压杆,压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垫块,垫块顶部上表面紧贴在橡胶层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板层外圈设置吸热层,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散热性能;减震支架提高了电缆本体减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散热减震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使用时,由于电缆本身导体存在一定的电阻,会导致电缆的导体会发热。为降低导体的发热量,就需要降低电阻,在导体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导体截面积来达到降低电阻的目的,而提高导体的截面积会使材料成本增加,而且会增加电缆的重量,导致电缆不易安设。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3966608 U,公告日:2014.11.26)一种散热电缆记载,散热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导电芯线、内绝缘层、软性材料保护层、橡胶内护套和橡胶外护套,橡胶内护套设有球形孔一,橡胶外护套设有球形孔二,橡胶内护套、橡胶外护套通过球形孔一、球形孔二与软性材料保护层相连通。该专利通过设置球形孔一、球形孔二加快电缆的散热,采用导热硅胶材料为软性材料保护层,可提高电缆的散热性能,设置散热电缆圆心、球形孔一的球心、球形孔二的球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可减少雨雪对电缆的腐蚀;在同样负载下,发热量降低能减少导体截面积,减轻电缆重量,降低成本。但是该电缆产品缺乏专门的吸热材料,使得其吸热性能不够,并且对于电缆内部的保护性不足,抗压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减震电力电缆,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也提高内部的减震抗变形能力,满足电力电缆的传输需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的最外圈设置有用于防止电缆本体的外表面受到腐蚀的防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导芯处设置有三组电缆管,电缆管内设置有导体材料,位于橡胶层内侧与中心导芯外侧的位置设置有钢板层,所述钢板层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钢板层的外圈设置有吸热层。
所述钢板层的外圈设置有若干组减震支架,减震支架包括垫块、压杆、减震筒和弹簧;所述减震筒的底端固定安装在钢板层上,减震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弹性连接有压杆,压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垫块,垫块的顶部上表面紧贴在橡胶层的内侧。
所述减震支架沿钢板层圆周均布。
所述电缆管的外部、中心导芯的内部填充有塑料泡沫。
所述塑料泡沫的外部由绝缘层包裹。
所述通孔沿钢板层圆周均布。
所述吸热层填充高分子凝胶材料或多孔泡沫铜吸热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钢板层外圈设置吸热层,在保证电缆本体内部不变形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减震支架,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本体的减震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内部的减震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谷城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谷城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3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