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与副框的粘接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1499.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7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李炎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兴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M13/00 |
代理公司: | 43218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邵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尺 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连接杆 副框 玻璃 容纳空间 保护层 检测仪 围合成 粘接度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与副框的粘接度检测仪,包括卡合部和手持部,手持部与卡合部相连接,设在卡合部的一端,卡合部包括上部卡尺、中部的连接杆和下部卡尺,连接杆一端连接上部卡尺,另一端连接下部卡尺,围合成一个容纳空间,上部卡尺外侧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玻璃与副框之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与副框的粘接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玻璃加工中,有些玻璃是需要在外侧安装副框形成窗户,以便运输到施工场地后能够直接进行窗户的安装。
对于玻璃与副框的连接,需要检测两者之间的粘接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玻璃与副框分离,产生安全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玻璃与副框之间粘接度的检测,往往比较简单,工人直接用手来检测,一般为手掌握住副框,大拇指抵住玻璃,使其玻璃与副框往不同方向运动。每个人的力气不同,采用此种方式检测,可能会漏检不合格产品,并且该方法因为手与玻璃、副框等之间接触,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与副框的粘接度检测仪,为玻璃与副框之间的连接检测提供一种工具,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检测,同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与副框的粘接度检测仪,包括卡合部和手持部,手持部与卡合部相连接,设在卡合部的一端,卡合部包括上部卡尺、中部的连接杆和下部卡尺,连接杆一端连接上部卡尺,另一端连接下部卡尺,围合成一个容纳空间,上部卡尺外侧设有保护层。
上述方案的优点:将副框的框条卡入到卡合部的容纳空间内,手持部向外扳动,使用工具来检测副框和玻璃的粘接度,能够省力,提高了安全性能;在上部卡尺的外侧设有保护层,防止在扳动检测仪的时候,上部卡尺与玻璃进行直接接触,因为上部卡尺为硬质材料制成,直接接触容易损坏玻璃。
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为柔性材料。采用柔性材料作为保护层,在与玻璃直接接触时,不会损坏玻璃。
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为硅胶、橡胶或棉。柔性材料有很多,根据生产需求和成本的考虑,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硅胶。
进一步,所述上部卡尺比下部卡尺长。下部卡尺与靠近玻璃一侧的副框接触,不能接触玻璃,所以下部卡尺的长度不易过长;上部卡尺应超出副框框条的宽度,避免在扳动检测仪的时候,使得上部卡尺的顶端与副框相互受力,损坏副框。
进一步,所述上部卡尺与下部卡尺之间的间距为5~10cm。上部卡尺与下部卡尺之间放入副框的框条,框条的宽度决定了间距的宽度,间距小于5cm,框条放不进间距中,间距大于10cm,在扳动检测仪的时候,下部卡尺容易漏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间距优选为7cm。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下方设有把手。把手外侧可以包裹一层柔性材料,提高了工作人员握住把手时的舒适度,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有条纹。条纹的设置,增大了工作人员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其在使用时不易分离。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与连接杆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焊接。手持部与卡合部选择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使两者之间稳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设有内部空心的圆管。所述手持部与圆管可拆卸连接,手持部上端伸入到圆管内。手持部与卡合部之间可以用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制作不同尺寸的卡合部,与手持部组合形成不同尺寸的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玻璃与副框之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上部卡尺外侧设有保护层,可以避免上部卡尺与玻璃直接接触,保护了玻璃;上部卡尺与下部卡尺的长度设计,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对玻璃和副框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兴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兴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1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