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9303.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包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1/02 | 分类号: | B23C1/02;B23C3/13;B23Q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基板 平面 切削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包括卧式铣床,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右方活动连接有铝基板本体,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左方转动连接有第一阻尼轮,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轮,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铝基板本体的上侧紧密贴合有铣刀,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侧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后侧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杆。该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铝基板本体,适用范围广泛,稳定高效,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更换不同的铣刀,结构清晰,操作简便,易于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基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铝基板是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金属基覆铜板,一般单面板由三层结构所组成,分别是电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铣削是指用能旋转的圆形多刃刀具切削金属工件,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铣削在铝基板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影响后面的工序,对铝基板的质量把控具有重要意义。
但市场一般的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不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铝基板本体,适用范围不广泛,不够稳定高效,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更换不同的铣刀,结构不清晰,操作不简便,不易于上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铝基板本体,适用范围不广泛,不够稳定高效,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更换不同的铣刀,结构不清晰,操作不简便,不易于上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包括卧式铣床,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右方活动连接有铝基板本体,且铝基板本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左方转动连接有第一阻尼轮,且第一阻尼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偏心轮,并且偏心轮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卡槽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轮,且第二阻尼轮的上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卧式铣床的上侧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阻尼轮,所述铝基板本体的上侧紧密贴合有铣刀,且铣刀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侧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后侧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杆,并且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卡槽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铝基板本体和限位杆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限位杆在第二阻尼轮的上侧等角度设置有5个,并且限位杆在第二阻尼轮上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轮和第二阻尼轮采用啮合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二阻尼轮的纵截面长度小于第一阻尼轮的纵截面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尼轮和第一限位块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限位块的纵截面呈“L”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固定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呈相对方向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基板平面切削加工装置,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铝基板本体,适用范围广泛,稳定高效,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更换不同的铣刀,结构清晰,操作简便,易于上手;
1、设置有第一阻尼轮、第二阻尼轮和限位杆,限位杆在第二阻尼轮上等角度设置有5个,且限位杆在第二阻尼轮上构成转动结构,当旋转偏心轮时,第一阻尼轮带动第二阻尼轮旋转,第二阻尼轮上侧的限位杆将铝基板本体固定,方便固定不同直径的铝基板本体,适用范围广泛,稳定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9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