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挂底锚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8621.9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后明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后明逾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钩 钩体 砣体 本实用新型 钩尖 钩身 平移 连接耳 朝上 钩挂 鱼钩 落地 重心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挂底锚钩,涉及鱼钩技术领域,解决了抛出锚钩时,锚钩容易挂底,难以收回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多个钩体,其包括钩身和钩尖,多个钩体通过钩身固定连接;连接耳,其设置于钩体的上部;砣体,其上部固定于钩身上,且砣体至少部分位于钩体的下部,整个锚钩的重心位于钩体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使得整个锚钩在落地平移时,借助于砣体的支撑不刮地面,钩尖朝上,将锚钩抛出后能够收回,减少了锚钩挂底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挂底锚钩。
背景技术
锚钩为钓鱼用钩,通常为三柄钩。为了锚鱼时能够抛的很远,在焊好锚钩上通常加上铅砣。其中,挂底是垂钓时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指锚钩或铅坠挂到障碍物或锚钩钩到地面上,无法通过正常手段取回的情况。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的带铅砣的锚钩,如把它放倒或者抛出后钩尖容易刮地,当将锚钩抛出后就难以收回,在用力拉扯时,极容易造成锚钩的损坏。为了减少上述挂底的问题,通常需要垂钓者快速收线,避免锚钩落地,但是锚钩落地的情况通常难以避免。
因此,上述锚钩挂底的问题一直是令垂钓者及生产者困扰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挂底锚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抛出锚钩时,锚钩容易挂底,难以收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挂底锚钩,包括:
多个钩体,其包括钩身和钩尖,多个所述钩体通过所述钩身固定连接;
连接耳,其设置于所述钩体的上部;
砣体,其上部固定于所述钩身上,且所述砣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钩体的下部,以使整个锚钩的重心位于所述钩体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砣体的底部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砣体位于所述钩体下部的长度占其整个长度的1/2-2/3。
优选的,所述砣体为铅砣。
优选的,所述钩尖向内侧弯曲5°-10°。
优选的,所述钩尖上均设置有倒刺。
优选的,所述钩体包括三个,三个所述钩体的所述钩身通过焊锡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耳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钩体的上端,所述连接耳与所述钩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耳为圈状。
优选的,所述钩身和所述钩尖通过钩颈连接,所述钩颈为扁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挂底锚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砣体的上部固定于钩身上,且至少部分延伸出钩体的下部,整个锚钩的重心位于砣体的下部分,即位于钩体的下部,上述结构使得整个锚钩在落地平移时,借助于砣体的支撑不刮地面,钩尖朝上,将锚钩抛出后能够收回,减少了锚钩挂底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挂底锚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三个钩体通过钩身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后明逾,未经后明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8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珍品捕捞及可视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空豆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