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06106.7 | 申请日: | 2019-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党孟远;赵传喜;张占强;李晓军;李国忠;王燕博;康朝阳;陈超;柳青;申改红;司松倩;曹伟;王敬成;罗抒宁;刘鹏;高旭;冯昭;郑俊涛;刘念豫;刘帅;党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41123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晓辉;樊羿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模具 浇筑 收口 支撑结构 止水结构 支撑脚 定距 挡物盖 后浇带 稳固性 模具 超前 可拆卸固定 使用寿命 条形槽 盖合 支撑 背面 周转 | ||
一种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支撑稳固性低、使用不方便、周转次数少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和挡物盖,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和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均具有止水结构,在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和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背面均固设有至少三个定距支撑脚,当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对应可拆卸固定在一起形成支撑结构时,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形成有上收口,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下部形成有下收口,所述挡物盖设有能够盖合所述上收口的条形槽。它的支撑稳固性高,使用方便;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结构基础工程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浇结构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都较长,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需要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以借助后浇带划分流水段,这就避免了在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持续排水以使水面位于建筑物基础以下。一般的,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构造方式是这样的:在基础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部位增加一道30mm~40mm宽的伸缩砼底板或导墙,伸缩缝设置橡胶止水带,该底板或导墙与基础底板墙体同时浇筑,并留设后浇带。
在当下,建筑企业在施工以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时,多采用木模板、方木组合形成支模结构,具体应用中这种木模板难以固定位置,因此,在施工过程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木模板周转次数少,使用寿命短,报废后的木模板也无法再作他用,材料消耗量大。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现浇施工工艺,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内需要避免落入杂物,而且形成的后浇带需要具有止水结构,因此,现有的用于形成后浇带结构的模具并不能满足需要。在具体制作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时,需要兼顾模具的支撑稳固性、使用寿命、便于施工等多方面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支撑稳固性低、使用不方便、周转次数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形成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模具,包括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和挡物盖,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和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均具有止水结构,在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和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背面均固设有至少三个定距支撑脚,当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与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对应可拆卸固定在一起形成支撑结构时,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形成有上收口,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下部形成有下收口,所述挡物盖设有能够盖合所述上收口的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包括 “(”形、“〈”形、“〔”形和“{”中的一种截面形状形成的第一条形物,所述第一条形物的凹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包括 “(”形、“〈”形、“〔”形和“{”中的一种截面形状形成的第二条形物,所述第二条形物的凹面对应于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背面。
优选的,还包括带挡部的穿钉,所述定距支撑脚上设有穿孔,所述带挡部的穿钉用于设置在所述穿孔内,以使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的定距支撑脚可拆卸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浇筑用金属模具或所述第二浇筑用金属模具中,在其中两个所述定距支撑脚上的所述穿孔的轴线共线,以使所述带挡部的穿钉设置在该两个穿孔内时,所述带挡部的穿钉为竖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6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浇带免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下工程顶板排水系统中的排水连通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