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轴管的卡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6073.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坤鑫;段正文;杨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06 | 分类号: | F16B2/06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栋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连接片 侧壁 软轴 固定板 卡扣固定 管卡 通槽 接部 本实用新型 拆卸方便 生产效率 一端连接 凸起部 卡接 锐角 凸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轴管的卡接结构,涉及到软轴卡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片、软轴管卡接部和卡扣固定部,连接片上设有通槽,连接片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两软轴管卡接部,且两软轴管卡接部位于通槽两侧,卡扣固定部位于连接片另一侧的侧壁上,卡扣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卡设在通槽内,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突出于连接片另一侧的侧壁,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的侧壁上与第一连接板另一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固定板,每一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且每一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每一固定板的另一端均向远离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凸起形成一第一凸起部。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软轴卡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软轴管的卡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软轴管使用一种用来保护软轴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损伤的一种管状结构。
现有技术中将软轴管固定在导轨上时,首先要通过泡棉将软轴管包裹起来,再采用扎带捆扎的方式将软轴管固定在导轨上,然而使用扎带捆扎的方式比较慢,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轴管的卡接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软轴管的卡接结构,包括连接片、软轴管卡接部和卡扣固定部,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一通槽,所述连接片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两所述软轴管卡接部,且两所述软轴管卡接部位于所述通槽两侧,且两所述软轴管卡接部相正对,所述卡扣固定部位于所述连接片另一侧的侧壁上,且所述卡扣固定部与所述通槽相正对;
所述卡扣固定部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连接片另一侧的侧壁;
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侧的侧壁上各设有一所述固定板,每一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且每一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
第一凸起部,每一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均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凸起形成一第一凸起部。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软轴管卡接部均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片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邻的一侧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
卡接部主体,所述卡接部主体的纵截面呈U型,所述卡接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第二凸起部,所述卡接部主体的两侧的侧壁的上端均向靠近所述卡接部主体的轴线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连接板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每一所述固定板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凹槽相正对,且每一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均卡设在一所述第二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每一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均小于一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作为优选,两所述固定板均为弹性板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每一所述软轴管卡接部的一侧壁相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6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防下滑安全抱箍
- 下一篇:一种可调的侧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