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5967.3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3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杰 |
主分类号: | A47B97/00 | 分类号: | A47B9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学生 作业 坐姿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设计是一种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防止写作业时趴在桌子上面引导学生有一个好的坐姿习惯,有预防近视的作用。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包括:固定盘、阻挡弯管、升降管、固定底座、半牙螺丝杆、固定螺丝杆、螺丝。其结构简单,只需摆放到桌面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有效纠正儿童读书写作业时的坐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品领域,主要涉及学生写作业时坐姿姿势的矫正。
背景技术
目前学生学习课程多课后作业多,每天需要长时间坐着写作业看书,老师家长总是提醒学生不要趴着写作业要坐好坐直,而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不良坐姿时间久了会影响学生的视力,然而每个家庭的桌子厚度及形状大不相同,市面上的坐姿纠正用品一般都是夹到桌面上面使用的,如果桌面太厚或者下方有抽屉就不能使用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面更广的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
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包括:固定盘1、阻挡弯管2、固定螺栓4、升降管3、固定底座8、半牙螺丝杆5、固定螺丝杆6、螺丝7;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摆放到桌面即可使用,不受桌子的厚度及抽屉条件限制不需要和桌面固定,固定底座8通过螺丝7与固定盘1拧紧固定。
进一步地,半牙螺丝杆5穿过升降管3上的通孔31拧紧固定到固定底座上的螺纹孔85,半牙螺丝杆6有一半没有螺纹丝,升降管3上面的通孔31可以旋转摆动。
进一步地,阻挡弯管2插入升降管3里面,固定螺栓4通过升降管3上面的螺丝孔32拧紧固定阻挡弯管2,阻挡弯管2通过插入升降管3内部长度多少实现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的高低。
进一步地,固定螺丝杆6拧到固定底座上的螺纹孔83、84上可支撑升降管3,拧下固定螺丝杆6升降管3可以旋转平放到桌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受桌子厚度、抽屉条件的限制,放到桌面即可使用,防止学生趴桌面写作业,有预防近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列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包括:固定盘1、阻挡弯管2、升降管3、固定螺栓4、半牙螺丝杆5、固定螺丝杆6、螺丝7、固定底座8;所述固定盘1两端设有螺丝通孔11、12、13和14,使用螺丝7穿进固定盘1两端的螺丝通孔11、12与固定底座8上的螺纹孔81和82拧紧使固定底座8和固定盘1固定在一起;半牙螺丝杆5插入升降管3上的通孔31与固定底座8上的螺纹孔83拧紧固定,半牙螺丝杆5上有一半没有螺纹丝,升降管3上的通孔31可以旋转摆动;阻挡弯管2插入升降管3,用固定螺栓4通过升降上螺纹孔32拧紧固定阻挡弯管2,阻挡弯管2通过插入升降管3内部长度多少实现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的高低,不同身高的学生都可以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4,学生写作业坐姿矫正架固定螺丝杆6与固定底座8上的螺纹孔84拧紧后可支撑升降管3,固定螺丝杆6与固定底座8上的螺纹孔83拧紧后升降管3就不能旋转摆动,松紧拆下固定螺丝杆6与固定底座8上的螺纹孔83的连接后升降管3就可以旋转平放到桌面。
上述所述实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杰,未经陈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5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幼儿口水巾
- 下一篇:一种蒜薹采收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