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5854.3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和;周天娇;周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4;C25B15/02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分离 氢气 氢氧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储存装置 输水装置 聚光镜 氢气罐 输水管 氧气罐 氢氧 支架 制氢 制取 水泵 连通 氧气 太阳能 金属与酸反应 内部中央位置 电耗 底部连通 氧气传输 上端 传输管 电解水 水煤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氧分离装置、输水装置和氢氧储存装置,氢氧分离装置包括聚光镜,聚光镜内部中央位置设有支架,支架的上端设有氢氧分离箱;输水装置包括水泵和输水管,水泵通过输水管和氢氧分离箱连通;氢氧储存装置包括氢气罐,氢气罐通过氢气传输管和氢氧分离箱的顶部连通,还包括氧气罐,氧气罐通过氧气传输管和氢氧分离箱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技术的电解水制氢、水煤气法制氢以及金属与酸反应制氢等,本技术方案能够制取更大量的氢气与氧气,并且相对少地使用了电耗,合理利用了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制氢制氧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现实作用与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寻找永续而丰富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化石能源即使不考虑其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仅其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就足以迫使人类寻找替代能源。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永续能源是太阳能,而其贮量最丰富的是水,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去研究开发,是前景最广阔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永续和清洁的。
而利用太阳光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是利用太阳光热制取氢能的良好结合。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而制取氢气与氧气的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而制取氢气与氧气的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与氧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氢氧分离装置,所述氢氧分离装置包括聚光镜、安装座、支架、氢氧分离箱,所述聚光镜成型为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的内侧面设置为聚光面,所述聚光镜的背面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聚光镜的一端和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竖直设置并安装于聚光镜内侧,其下端和所述聚光面的中央位置固接,其上端和所述氢氧分离箱固接;
输水装置,所述输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和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输水管和氢氧分离箱的内部连通,通过所述水泵将水箱的水传输至所述氢氧分离箱内;
氢氧储存装置,所述氢氧储存装置包括氢气罐、氢气泵、氢气传输管、氧气罐、氧气泵和氧气传输管;所述氢气罐安装于地面,所述氢气罐通过所述氢气传输管和所述氢氧分离箱的顶部连接、并和所述氢氧分离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氢气泵设置于所述氢气传输管靠近所述氢气罐的一端,通过所述氢气泵将所述氢氧分离箱内的氢气通过氢气传输管传输至所述氢气罐内;所述氧气罐安装于地面,所述氧气罐通过所述氧气传输管和所述氢氧分离箱的底部连接、并和所述氢氧分离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氧气泵设置于所述氧气传输管靠近所述氧气罐的一端,通过所述氧气泵将所述氢氧分离箱内的氧气通过氧气传输管传输至所述氧气罐内;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各电气元件供电。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水运输至氢氧分离箱内,并通过聚光镜利用太阳能从而使氢氧分离箱内的水温度提高,当温度提高至2500K~3000K时,能够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最后将分解后的氢气和氧气收集;相对于传统技术的电解水制氢、水煤气法制氢以及金属与酸反应制氢等,本技术方案能够制取更大量的氢气与氧气,并且相对少地使用了电耗,合理利用了太阳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技术方案还利用了氢气密度较氧气密度小的特点,在氢氧分离箱内中,氢气位于氧气的上方,因此本技术方案将氢气传输管和氢氧分离箱的顶部连接,将氧气传输管和氢氧分离箱的底部连接,这样能够很好地将氢气和氧气分别运输至氢气罐和氧气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5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管镀锌酸雾快速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吸盘机械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