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4131.1 | 申请日: | 201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崇帅;毕兴杰;韩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崇帅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疣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疣器,包括螺帽、弹性筒夹、手柄、刮匙和推球,所述的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的两端设置有锥形固定部,所述的锥形固定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弹性筒夹相适应,所述的锥形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螺帽包括与弹性筒夹相适应的锥形头部、与弹性筒夹相适应突环和设置内螺纹的尾部,所述的螺帽和所述锥形固定部一起将弹性筒夹固定在手柄的两端,所述的刮匙包括圆柱形固定杆和匙头,所述的推球包括圆柱形固定杆和球头,所述的圆柱形固定杆固定在一个弹性筒夹内。本实用新型将ER筒夹固定在中空管的两端,在ER筒夹分别安装刮匙和推球,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科使用的推疣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寻常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赘生物,掌跖疣系发生于掌跖部位的寻常疣,是临床多发病之一。常好发于手掌、足底或指(趾)间等部位,常在外伤部位发生,多汗、手足癣者易生本病。虽然属于良性赘生物,但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便,并且这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不治疗的情况下很容易传染其它部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因此治疗的必要性较高。中医推疣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一般步骤为常规皮肤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成功后,以CO2激光沿疣体边缘扩大约0.2cm进行烧灼,深度以达皮肤颗粒层为度(角质层呈黄色,而颗粒层多呈乳白色,易区分),以拇指顶端按压疣体周边皮肤,使疣体形成头大蒂小的形态后,在疣体根部用无菌棉棒与皮肤平行或呈30°角向前推进,缓慢推除疣体。但是以往使用的无菌棉棒材质较为脆弱,易折易断,且往往推除不够彻底,导致容易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科使用的推疣器,解决了现有推疣采用无菌棉棒材质较为脆弱,易折易断,且往往推除不够彻底,导致容易复发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推疣器,包括螺帽、弹性筒夹、手柄、刮匙和推球,所述的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的两端设置有锥形固定部,所述的锥形固定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弹性筒夹相适应,所述的锥形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螺帽包括与弹性筒夹相适应的锥形头部、与弹性筒夹相适应突环和设置内螺纹的尾部,所述的螺帽和所述锥形固定部一起将弹性筒夹固定在手柄的两端,所述的刮匙包括圆柱形固定杆和匙头,所述的推球包括圆柱形固定杆和球头,所述的圆柱形固定杆固定在一个弹性筒夹内。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筒夹为ER筒夹。
优选地:所述的握持部为中空管。
优选地:所述的握持部为实心管,所述的握持部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手指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的刮匙和推球分别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固定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管作为主体在中空管的两端设置与ER筒夹相配合的锥形固定部、锥形头部和突环,将ER筒夹固定在中空管的两端,在ER筒夹分别安装刮匙和推球,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而且ER筒的两端也可以固定其它手术装置,如棉签,功能多。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心管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手指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的刮匙和推球分别通过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固定在凹槽内。上述结构可以将刮匙和推球在不使用的时候固定在凹槽内,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长度,并且可以保护刮匙和推球,避免折弯损害等,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崇帅,未经范崇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4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用淬火油沥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桥梁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