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型的侧发光匀光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2610.X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斌;陈秋滨;高桂桃;黄翔宇;钟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7/00;F21V7/28;F21V5/00;F21V21/14;F21V21/26;F21V29/8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284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台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型的侧发光匀光台灯。一种环型的侧发光匀光台灯,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灯臂,所述灯臂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灯罩,所述灯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灯罩中设置有用于将发光体发射的光竖直向下反射的圆环导光板,所述圆环导光板的下方设置有扩散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灯罩侧壁上的发光体,灯罩中设置有圆环导光板,可以将发光体所发射的光竖直反射至工作区域,得到均匀的反射光;通过扩散板的设置,可以将被反射的光均匀扩散至工作区域,扩大光的光效范围,同时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眼睛,避免了光线不均匀导致使用者的眼睛受到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型的侧发光匀光台灯。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台灯主要采用正发光模式,采用正发光模式的台灯通常存在以下缺陷:正发光面板由于灯珠间隔比较大,所以灯珠和PC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必须比较大,这就造成采用正发光模式的台灯的灯罩更厚的问题。灯罩厚度的增加一方面会导致原材料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会影响台灯的整体美感。此外,通常的台灯是以国标为生产标准,在匀光性上没有更严苛的要求。正发光面板由于缺少有效的匀光设置,由于光亮不均匀,光线投射在工作区域上,会出现明亮不均匀的现象,使用者在匀光性能不好的台灯下工作,容易造成使用者的眼睛损害的问题,带来极大的安全健康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环型的侧发光匀光台灯,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灯臂,所述灯臂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灯罩,所述灯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灯罩中设置有用于将发光体发射的光竖直向下反射的圆环导光板,所述圆环导光板的下方设置有扩散板。
在本技术方案中,发光体设置在灯罩侧壁上,灯罩中设置有圆环导光板,可以将发光体所发射的光竖直反射至工作区域,得到均匀的反射光;通过扩散板的设置,可以将被反射的光均匀扩散至工作区域,扩大光的光效范围,同时可以得到光亮均匀的照射区域,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眼睛,避免了光线明亮不均匀导致使用者的眼睛受到伤害。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传统的正发光模式下整个灯罩厚度值大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提升了整个灯罩的美观度。本实用新型匀光性能极佳,匀光性具有光亮更加均匀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符合GBT-9473的标准;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此标准更高于国标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灯罩包括环形结构的灯罩下盖以及与所述灯罩下盖可拆卸连接的环形结构的灯罩上盖。在本技术方案中,灯罩下盖与灯罩上盖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整个台灯的生产组装过程中,有利于装配的便捷性;同时在台灯的检修与维护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将灯罩上盖与灯罩下盖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对灯罩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灯罩下盖包括环形结构的底盖以及沿所述底盖外圆边缘侧并垂直于所述底盖所在平面设置的环状结构的第一圆环;所述灯罩上盖包括环形结构的顶盖以及沿所述顶盖外圆边缘侧并垂直于所述顶盖所在平面设置的环状结构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卡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相卡接,可以实现灯罩下盖与灯罩上盖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底盖的中心圆大于上盖的中心圆大小。这种结构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圆环与灯罩装饰件之间安装扩散板。
优选地,所述灯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底盖以及顶盖的中心圆中的灯罩装饰件;所述灯罩装饰件上端形成环形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顶盖的中心圆外侧相卡接;所述灯罩装饰件下端形成一环状结构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位于底盖所处的平面,所述工作面与所述底盖之间形成一环状的开口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灯罩装饰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为灯罩上盖、灯罩下盖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同时避免了灯罩上盖与灯罩下盖之间的间隙中出现漏光现象;此外,工作面与底盖之间形成一环状的开口结构,这个开口结构是用于安装扩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2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留取标本及取放的负压引流瓶
- 下一篇:一种冷轧钢板收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