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2186.9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鲲;李俊;黄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曾弦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碰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该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包括布置于车体四周的压力传感器与座椅,所述座椅的下端设置有横向转动底板,所述横向转动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内壁底板,所述内壁底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内壁侧板,所述内壁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外壁侧板;所述内壁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机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横向转动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横向转动底板水平转动;所述外壁侧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纵向驱动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壁侧板固定安装;该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保护座椅的使用者,且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内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从发明到现在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研究者从对提高汽车的行进能力逐渐转移为车体的安全性能问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撞击会对车体内的乘坐者造成冲击影响,现有的车体碰撞保护装置,无法很好的对碰撞发生后的冲击力进行卸去,无法更好的对乘坐者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车体内用碰撞内转装置,包括布置于车体四周的压力传感器与座椅,所述座椅的下端设置有横向转动底板,所述横向转动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内壁底板,所述内壁底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内壁侧板,所述内壁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外壁侧板;
所述内壁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机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横向转动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横向转动底板水平转动;
所述外壁侧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纵向驱动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内壁侧板固定安装,所述纵向驱动机构驱动内壁侧板纵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壁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限位机构,所述横向限位机构限制横向转动底板的转动,所述外壁侧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纵向限位机构,所述纵向限位机构限位内壁侧板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壁侧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纵向主动孔与纵向限位孔,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纵向主动孔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限位机构的输出轴与纵向限位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向转动底板的下端开设有横向主动孔与横向限位孔,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与横向限位机构的输出轴分别与横向主动孔、横向限位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与纵向驱动机构的型号均为减速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向限位机构与纵向限位机构的型号为电动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向转动底板的下端壁面开设有横向限位槽,所述横向限位槽与内壁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壁侧板的内侧表面与内壁侧板的外侧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纵向密封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壁底板的后方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纵向限位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与横向限位机构的输入端均与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2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吊钩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医用胃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