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净化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9940.8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郁正威;黄自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池 沉淀池 好氧池 灭菌池 厌氧池 透水无纺布 碎石层 细砂层 过滤 城市下水管道 技术方案要点 污水处理领域 本实用新型 固体颗粒物 固体漂浮物 回收系统 污水净化 污水自然 依次设置 出水池 污水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回收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城市下水管道相连通的收集池,收集池的底部自上而下铺设有碎石层、细砂层和透水无纺布,收集池的底部与厌氧池相连通,厌氧池的底部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的底部与灭菌池相连通,灭菌池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出水池相连通,其中,所述收集池、厌氧池、好氧池、灭菌池和沉淀池的高度依次下降设置。一方面经过碎石层、细砂层和透水无纺布的过滤之后,污水中的固体漂浮物和固体颗粒物就能够基本上被过滤除去了,另一方面,收集池、厌氧池、好氧池、灭菌池和沉淀池依次设置的高度是下降的,这样能够使污水自然流动,从而也就减少了电能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方拥有的水资源很不均衡,总体上是一个缺水国家,全国有70%的城市处于缺水状态;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污染严重的国家,每年因为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2%,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
而城市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固体漂浮物和固体颗粒物等。如果直接排入到水体中时则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因而,有必要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以减少对水资源污染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回收系统,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污水的净化效率,降低水资源被污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水净化回收系统,包括与城市下水管道相连通的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自上而下铺设有碎石层、细砂层和透水无纺布,所述收集池的底部与厌氧池相连通,所述厌氧池的底部与好氧池相连通,所述好氧池的底部与灭菌池相连通,所述灭菌池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出水池相连通,其中,所述收集池、厌氧池、好氧池、灭菌池和沉淀池的高度依次下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经过碎石层、细砂层和透水无纺布的过滤之后,污水中的固体漂浮物和固体颗粒物就能够基本上被过滤除去了,另一方面,收集池、厌氧池、好氧池、灭菌池和沉淀池依次设置的高度是下降的,这样能够使污水自然流动,从而也就减少了电能的投入。
优选为,所述收集池的侧壁位于碎石层的上方设置有卸渣阀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被碎石层、细砂层和透水无纺布阻挡住的杂质,能够通过卸渣阀一被排出,这样有利于持续进行污水的处理。
优选为,所述厌氧池内部设置有若干载板,所述载板的平面与水流流动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厌氧细菌在载板上进行繁殖,从而分解污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载体也不会对水流流动造成阻挡,并且也保证了污水与载板之间有充足的接触面积。
优选为,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向上喷洒水的喷洒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喷洒器能够将污水喷向空中,然后再落回到好氧池中,从而也就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到好氧池中。这样便于好氧池中的微生物进行繁殖,消耗污水中的其他部分的有机污染物。
优选为,所述灭菌池内带有防水紫外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紫外灯照射灭菌池后能够将污水中的微生物基本消灭,从而有利于保证净化后的水体内部不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样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优选为,所述沉淀池上设有盛装有饱和石灰水的储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罐能够将饱和石灰水放入到沉淀池中,这样能够使得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部分酸根离子发生沉淀,进而容易被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9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