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表水的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99391.4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贺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11614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兮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膜分离装置 混合液内回流 电絮凝装置 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有机污染物去除 生活饮用水 有机污染物 单元设置 地表水体 工艺结构 卫生标准 运行压力 超滤膜 电絮凝 膜通量 膜装置 膜组件 超滤 出水 反洗 去除 衰减 地表水 连通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的水处理系统。该水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装置、超滤膜分离装置和混合液内回流单元;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混合液内回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采用电絮凝‑超滤耦合并辅以混合液内回流去除地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使处理后的出水能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该工艺结构简单,有机污染物去除比例高,超滤膜的膜装置运行压力损失小、膜通量衰减速度低、膜组件反洗频率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表水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地表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与水资源短缺并存的问题。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简单处理便向地表水体持续排放,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对地表水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均导致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水源水质不断下降。据报道,目前我国80%的地表水域、90%以上的城市水源已受到严重污染,受污染水的污染类型中85%以上属于有机物污染。地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有机物,指动植物在自然循环过程中腐烂分解产生的物质,主要是腐殖质、微生物分泌物、溶解的植物组织和动物的废弃物等;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的污染,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有机合成物。
去除有机物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吸附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氧化法,因这些技术的投资较高,运行操作费用较大,故还难以普遍使用。此外还有超滤(UF)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与回用等方面,其对悬浮物、胶体物质、无机颗粒和致命的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截留效果。然而当超滤技术单独使用时,由于膜污染会引起通量下降和跨膜压差上升,缩短了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使得运行费用和制水成本增加,限制了其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地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能耗低、运行稳定,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良,能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表水的水处理系统,该水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装置、超滤膜分离装置和混合液内回流单元;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混合液内回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电絮凝池、电极板和电源;
所述电絮凝池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输送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混合液内回流单元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电絮凝池内设置有所述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包括阴极板和可溶性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可溶性阳极板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溶性阳极板为金属铝电极板;
所述阴极板为碳电极板。
优选地,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包括:浸没式超滤膜池和超滤膜组件;
所述浸没式超滤膜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电絮凝装置连通;所述浸没式超滤膜池的底部出水口与所述回流单元连通;所述浸没式超滤膜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
优选地,所述超滤膜组件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抽吸泵。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与所述浸没式超滤膜池的底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超滤膜组件所用的超滤膜的膜孔径为0.02-0.08μm。
优选地,所述混合液内回流单元包括混合液内回流管和回流泵;所述混合液内回流管设置于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超滤膜分离装置之间,所述回流泵设置于所述混合液内回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9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饮用水中腐植酸的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压载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