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及井口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99284.1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夏良明;夏鑫;佟年;田园园;王海燕;王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6/02 | 分类号: | E21B36/02;E21B43/34;F23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加热炉 供气 装置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及井口加热装置,属于石油工程领域。该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包括:进液管的第一端与进液口连接,进液管的第二端与油井输油管道的上游端连接,进液管与进液口共轴线,且进液管的轴线平行于壳体的横截面,进液管的轴线与壳体的第一切线之间的夹角不为直角,由此,从油井输油管道的上游端流进进液管的气液混合物在管道中压力的作用下喷出至壳体内时,会与壳体的内壁发生碰撞并沿着壳体的内壁向下旋转,在该碰撞力的作用下使得气体较为彻底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增大了分离出的气体总量,可以为井口加热炉提供充足的燃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及井口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采油井的产出物是液体(原油和水)和气体(天然气)的混合物。其中的主要产出物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的降低,原油中的石蜡、沥青质和胶质等物质会从原油中析出,粘附在油井输油管道的管壁上,这会增加原油在油井输油管道内的流动阻力,严重时会发生管道堵塞现象,从而影响原油的输送,降低原油的开采效率。因此,常在油井输油管道旁设置井口加热炉,来对油井输油管道中的原油进行加热,以提高原油的温度,降低原油的流动阻力。
目前,常通过油气分离装置将油井输油管道中的液体和气体分离,将分离出来的气体输送至井口加热炉,为井口加热炉提供能源。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进液管、排油管、排气管、散油帽和支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排气管连接的排气口,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液管连接的进液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排油管连接的排油口,其中,进液管中具有弯头的一端伸入壳体的中心,且弯头的开口朝下。散油帽的直径小于壳体的内径,散油帽位于壳体内之后置于支架上,支架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散油帽的中心位于弯头的正下方。在通过该油气分离装置进行油气分离时,混合物通过进液管进入壳体内,从进液管的弯头流出的混合物会喷向散油帽的顶部,与散油帽的顶部发生碰撞。在该碰撞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将发生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会沿散油帽的上表面向下滑动,之后在重力作用下从散油帽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至散油帽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继而经排油管排出,分离出来的气体会因密度较小而向上运动,之后从排气管排出,为井口加热炉供气。
然而,由于混合物与散油帽的顶部的接触面积有限,产生的碰撞力也有限,因此,油气分离效果差,部分气体可能会被包裹在液体中随液体排出,这样,分离出的气体将比较少,从而可能导致供气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及井口加热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口加热炉供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进液管、排油管和排气管;
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油口,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液口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油口所处的高度;
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与油井输油管道的上游端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共轴线,且所述进液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所述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切线之间的夹角不为直角,所述第一切线是指经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壳体相切的直线,且所述第一切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
所述排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油口连接,所述排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油井输油管道的下游端连接;
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井口加热炉的供气管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滤网;
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滤网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滤网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液口所处的高度且低于所述排气口所处的高度,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位于所述滤网以上的空间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滤网的形状为伞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9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旋转的管道盲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特殊放疗患者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