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97428.X | 申请日: | 2019-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延雷;祝新顺;王鑫;刘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 |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桥面 模具 装置 | ||
一种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包括桥面板成型模具,所述桥面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模,所述底模四边的顶壁上分别连接着四个侧模,所述底模一与四个侧模就构成了矩形的框架结构;钢筋架的主体设置在该矩形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钢筋架的顶部低于所述底模的顶部,在所述钢筋架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钢制壳体,在所述顶部敞口的内壁上开有若干贯通口一,所述底模的外壁上开有贯通口二,所述贯通口二与贯通一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贯通口二与同其对应的贯通口一相贴合而相通;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定制的桥面板的模具在混凝土冲击的作用下出现封堵件松动、封堵件封堵之处出现空隙而让混凝土进入来使得封堵效果不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面板的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桥面板,亦称行车道板,是直接承受车辆轮压的承重结构。在构造上它通常与主梁的梁肋和横隔板整体相连,这样既能将车辆荷载传给主梁,又能构成主梁截面的组成部分,并保证了主梁的整体作用。桥面板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造。
具体而言,对于地形地貌复杂路段架设的桥梁,需要采用大量的预制型桥面板,要构造预制型桥面板就需要用混凝土对桥面板的模具进行浇筑,而模具往往包括处在下部的底模,在底模的顶部连接有侧模,底模和侧模构成了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里放入钢筋架,钢筋架中的钢筋的端部伸出所述底模之外,钢筋架的顶部低于底模的顶部,这样对该框架结构内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构造预制型桥面板,而在实际应用中,对桥面板的模具有一些定制的要求,常见的有在钢筋架上设置顶部敞口的钢制壳体,在钢制壳体的内壁上开有若干贯通口,该贯通口与底模的外壁上开有的贯通口相贴合而相通,这样的贯通口内不允许混凝土渗入,还有在钢制壳体内的相邻的两个贯通口之间也要保持有不允许混凝土渗入的中空的腔道来让相邻的两个贯通口之间保持相通,在这样的定制化要求下,就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运用封堵件来进行封堵,达到上述不允许混凝土渗入的区域无法让混凝土渗入,但是现有的封堵件常常出现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在混凝土冲击的作用下封堵件松动,而导致封堵件封堵之处出现空隙而让混凝土进入来使得封堵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定制的桥面板的模具在混凝土冲击的作用下出现封堵件松动、封堵件封堵之处出现空隙而让混凝土进入来使得封堵效果不佳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针对桥面板的模具装置,包括桥面板成型模具,所述桥面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所述底模1四边的顶壁上分别连接着四个侧模2,所述底模一与四个侧模2就构成了矩形的框架结构;
钢筋架的主体设置在该矩形的框架结构中,所述钢筋架的顶部低于所述底模1的顶部,在所述钢筋架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钢制壳体3,在所述顶部敞口的内壁上开有若干贯通口一4,所述底模1的外壁上开有贯通口二,所述贯通口二与贯通一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贯通口二与同其对应的贯通口一相贴合而相通;
所述相邻的两个贯通口一4中的一个贯通口一4由封堵条6的一端穿过并伸出与该贯通口一4对应的那个贯通口二之外,所述相邻的两个贯通口一4中的另一个贯通口一4由该封堵条6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与该贯通口一4对应的那个贯通口二之外。
所述封堵条6上设置有若干夹牢件7。
所述夹牢件7为别针状结构,所述夹牢件7是弹簧钢材料,所述夹牢件7包括外臂一8、外臂二9、内臂一10和内臂二11,所述内臂一和内臂二11处在外臂一8和外臂二9之间,所述内臂一和外臂一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内臂一和外臂二之间的距离要小,所述内臂二和外臂一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内臂二和外臂二之间的距离要大,所述外臂一8的一端和外臂二9的一端通过连接臂一12连接,所述内臂一10的一端和内臂二1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二13连接,所述外臂一8的另一端和内臂二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三1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7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粉碎过滤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设计用绘图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