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6548.8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杜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30;E02D31/08 |
代理公司: | 53110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桩 加强筋 桩基 横向连接筋 竖向连接 加固条 建筑用 抗震型 连接筋 内桩 外壁 下端 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通孔 加固结构 内部设置 桩基加固 断裂的 震动力 底座 缓冲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包括外桩基,所述外桩基为圆柱体,且外桩基中间部位开设有圆柱形通孔,并且外桩基通孔内设有桩基底座,所述外桩基外壁设有四个桩基加固条,且外桩基内设有外桩基加强筋,所述外桩基加强筋外壁设有四个加固条连接筋,且外桩基加强筋内侧连接有四个横向连接筋,并且横向连接筋另一端设有内桩基加强筋,所述内桩基加强筋设置在内桩基内,所述加固条连接筋下端连接有第一竖向连接筋,所述外桩基加强筋下端连接有第二竖向连接筋。该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设置有多种加固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桩基出现断裂的情况,而且该装置内部设置有多种加强筋,可以有效的将震动力分散缓冲掉,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
背景技术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于是各种办公、住宿、娱乐以及楼房自然也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物之前,在地基上打上建筑桩是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建筑桩一般包括桩头、桩基和桩承台,为实现抗震,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还会设置抗震垫,使其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减小变形,保证建筑物的完整性。
现有的小型民用建筑桩基结构比较简单,仅仅是将基桩坐落于承载层上,导致其抗地震能力一般,同时桩基在受到地基震动挤压的时候,桩基容易出现倾斜甚至断裂的情况,导致桩基上的建筑物容易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小型民用建筑桩基结构比较简单,其抗地震能力一般,同时桩基在受到地基震动挤压的时候,桩基容易出现倾斜甚至断裂的情况,导致桩基上的建筑物容易倒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包括外桩基,所述外桩基为圆柱体,且外桩基中间部位开设有圆柱形通孔,并且外桩基通孔内设有桩基底座,所述外桩基外壁设有四个桩基加固条,且外桩基内设有外桩基加强筋,所述外桩基加强筋外壁设有四个加固条连接筋,且外桩基加强筋内侧连接有四个横向连接筋,并且横向连接筋另一端设有内桩基加强筋,所述内桩基加强筋设置在内桩基内,所述加固条连接筋下端连接有第一竖向连接筋,所述外桩基加强筋下端连接有第二竖向连接筋。
优选的,所述外桩基、内桩基和桩基加固条均采用混凝土材质,且外桩基、内桩基和桩基加固条为浇筑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桩基加固条呈“十”形均匀分布在外桩基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外桩基加强筋为圆形,且外桩基加强筋位于外桩基内壁的中心点上。
优选的,所述内桩基加强筋的中心线与内桩基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向连接筋和第二竖向连接筋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设置有多种加固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桩基出现断裂的情况,而且该装置内部设置有多种加强筋,可以有效的将震动力分散缓冲掉,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性。该装置的外桩基、内桩基和桩基加固条为一体结构,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整体结构牢固,同时外桩基、内桩基和桩基加固条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加整体的强度,而且加强筋可以将该装置的受到的震动力快速分散缓冲掉,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外桩基加强筋和加固条连接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桩基,2、桩基底座,3、内桩基,4、桩基加固条,5、外桩基加强筋,6、内桩基加强筋,7、加固条连接筋,8、横向连接筋,9、第一竖向连接筋,10、第二竖向连接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未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6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