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4866.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仪,包括外壳、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铰接扣安装在外壳上端,所述外壳内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安装有驱动电机、加热盘、吸风扇、培养盘,所述加热盘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加热盘、吸风扇、培养盘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培养盘上设置有放置培养管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旋转混合及加热装置通过同一转轴带动,使本培养仪的结构简单,故障容易排出,在配件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完成修复,并且本申请的培养盘类似于水泵叶轮,能够将热风从下端吸入后向其边缘的培养管散开,增加了培养管的保温效果,也就使得本申请的加热盘温度不需要太高便能够满足培养仪的保温效果,减少了电力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培养仪。
背景技术
血液细菌培养仪用于对临床血液标本进行恒温培养,以便于医院对临床标本进行准确的判断。恒温控制系统为血液细菌培养仪提供恒定的培养温度,是血液细菌培养仪整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机构。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血液细菌进行培养,其温控方式均通过自动温控方式实现,其结构复杂,出现故障后只能给厂家报修,严重耽误临床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细菌培养仪,包括外壳、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铰接扣安装在外壳上端,所述外壳内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安装有驱动电机、加热盘、吸风扇、培养盘,所述加热盘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吸风扇、培养盘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培养盘上设置有放置培养管的固定装置。
所述培养盘包括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叶片且通过叶片相互连接,所述上固定盘中心还设置有轴套,轴套安装在转轴上。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加工在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的限位筒和兜底,限位筒为中空形状,限位筒和兜底均分别设置在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的边缘兜底底部为封闭结构,兜底和限位筒分别向上固定盘上端和下固定盘下端凸起。
所述下固定盘中心加工有大于轴套外径的通孔,所述叶片的内起点为下固定盘的中心孔边界。
所述轴套沿上固定盘的下端伸出且穿过下固定盘固定在外壳内的轴承内,轴承安装在轴承套内,轴承套设置在固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网板中心。
所述限位筒和兜底的内壁设置有软橡胶包边且与培养管为过盈配合。
所述转轴的上端还安装有固定帽,将培养盘固定在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旋转混合及吸风装置通过同一转轴带动,使本培养仪的结构简单,故障容易排出,在配件充足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完成修复,并且本申请的培养盘类似于水泵叶轮,能够将热风从下端吸入后向其边缘的培养管散开,增加了培养管的保温效果,也就使得本申请的加热盘温度不需要太高便能够满足培养仪的保温效果,减少了电力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密封盖,21-铰接扣,3-驱动电机,31-电机安装板,4-加热盘,5-吸风扇,6-网板,7-培养盘,71-轴套,72-上固定盘, 73-叶片,74-兜底,75-限位筒,76-下固定盘,8-转轴,9-轴承套,10-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红,未经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4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高强金属离子塑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