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347.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厚清;徐勇;谈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F24H7/02;F24H9/00;F24H9/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板组 金属粉末 壳体 加热板 加热器 油通道 预混合 本实用新型 导热油出口 导热油进口 连通 漏电隐患 出料口 导热油 电加热 高功率 进料口 加热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所述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粉末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粉末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板组导热油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板组导热油出口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加热板组;所述加热板组包括至少一块加热板;至少一块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油通道;所述加热板的油通道与所述加热板组导热油进口连通;所述加热板的油通道与所述加热板组导热油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通过导热油进行加热,能够避免高功率电加热技术存在的漏电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加工是一项集材料制备与零件成形于一体,节能、节材、高效、最终成形、少污染的先进制造技术,在材料和零件制造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进入当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粉末冶金是金属及其它粉末通过加工压制成型、烧结和必要的后续处理制成机械零部件和金属制品的高新技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材料和产品是生产多种新型工业材料的基本物质,它已成为解决诸多工业问题的关键性新材料,在整个工程系统领域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可以归纳为三个大步骤,即制粉、成型和烧结。已制成的金属粉末在进入模具制成所需形状的生坯之前,有一道重要工序,即金属粉末的加热,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需要将金属粉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例如比较典型的铁粉需要加热到70-130℃。通过对进入模具的铁粉温度进行有效控制,能避免所制成的生坯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产生裂纹,同时模具的寿命显著增长。
在粉末冶金领域,典型的用于加热金属粉末的技术一般是电加热,包括处于行业领先的一些日资或欧美企业均采用电加热技术。电加热技术采用电加热丝缠绕在预混合金属粉末料仓外部,通过电加热丝发热产生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料仓内部的预混合金属粉末。电加热技术在加热预混合铁粉领域的应用中一直存在固有的技术问题:
1、采用电加热技术加热金属粉末存在安全隐患,金属粉末是电的优良导体,在粉末冶金加工过程中加热器经常需要移动,难以避免会有磨损和磕碰,采用高功率电加热技术一旦存在漏电后果不堪想象。
2、电加热技术存在严重的加热不均匀,与电加热丝位置较近的物料温度过高会导致金属粉末中添加的一些功能性溶剂变性,而远离电加热丝的金属粉末的温度偏低。
3、电加热技术将电加热丝密集分布在料仓加热器外表面形成加热源,但是无论如何排布,其换热面积仍然仅仅是外仓体的面积,加热面积过小。
4、在秋冬季节,金属粉末又是热的优良导体,粉末冶金企业购入的原材料基本与环境温度一致,这意味着被加热的金属粉末温度甚至低于0℃,同样从环境温度加热到70-130℃时,电加热器在冬季的加热效率极低,很难高效迅速的将金属粉末加热到所需温度。
5、因为电加热器的自身缺陷,导致被加热后的金属粉末温度不均等缺陷,最终会导致压制生坯的模具频频破裂,最终生产的产品次品率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所述预混合金属粉末加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粉末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粉末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板组导热油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板组导热油出口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加热板组;所述加热板组包括至少一块加热板;至少一块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油通道;所述加热板的油通道与所述加热板组导热油进口连通;所述加热板的油通道与所述加热板组导热油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镐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包长水口吹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自动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