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耐冲击疲劳试验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1889.6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3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兆会;刘凤山;田少波;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隆轩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5 | 分类号: | G01M13/045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外圈 内圈组件 夹圈 弧形夹板 隔圈 夹紧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座 固定装置 径向运动 疲劳试验 周向运动 轴向两侧 聚合物 隔离柱 耐冲击 上半圆 内圈 同侧 压紧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耐冲击疲劳试验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安装支座,用于放置轴承外圈,并限制所述轴承外圈的周向运动;两外圈夹圈,分别夹紧设置所述轴承外圈的两侧;两弧形夹板,分别压紧设置所述轴承外圈的上半圆周面的轴向两侧,每一所述弧形夹板和与之同侧分布的所述外圈夹圈固定连接;聚合物隔离柱,置于内圈组件和中隔圈内,以限制所述内圈组件和中隔圈的径向运动;两内圈夹圈;分别夹紧设置在两所述内圈组件的外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耐冲击疲劳试验用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滚动轴承耐冲击疲劳试验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车轮不圆、扁疤以及轨道连接处的影响,铁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在轨道和车轮之间产生冲击振动,首先表现在轴承受到周期性疲劳振动,对轴承零部件特别是滚子对轴承保持架产生规律性冲击,严重时可导致轴承保持架产生裂损,导致行车故障。因此,在铁路轴承研发过程中,需要对轴承进行落下冲击疲劳试验,以考核轴承特别是保持架的抗冲击疲劳性能。
试验前,首先将由内圈、保持架和滚子组装成的两套内圈组件、中隔圈放置于轴承外圈内,进行轴承组装,通过工装将轴承固定在平台上,然后将平台升起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平台下部撞击试验机底座,对轴承产生冲击作用;由于冲击加速度较大,约1000G,样品需进行约数十万次的冲击考核,在试验时容易产生外圈固定松动、内圈组件松动脱落、中隔圈上下移位撞击保持架、紧固螺母松动脱落等现象。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试验中止,甚至出现危险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冲击疲劳试验结果准确性及试验安全性的轴承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耐冲击疲劳试验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安装支座,用于放置轴承外圈,并限制所述轴承外圈的周向运动;
两外圈夹圈,分别夹紧设置所述轴承外圈的两侧;
两弧形夹板,分别压紧设置所述轴承外圈的上半圆周面的轴向两侧,每一所述弧形夹板和与之同侧分布的所述外圈夹圈固定连接;
聚合物隔离柱,置于内圈组件和中隔圈内,以限制所述内圈组件和中隔圈的径向运动;
两内圈夹圈;分别夹紧设置在两所述内圈组件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圈安装支座包括底板以及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支撑块,每一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形成有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外圈夹圈包括第一圆形板体,所述第一圆形板体开设有中心圆孔,所述第一圆形板体上形成有呈径向对称分布的两平台。
优选地,所述弧形夹板为相对于所述轴承外圈的竖向轴线呈对称分布的连续弧形耳板;或者,所述弧形夹板为相对于所述轴承外圈的竖向轴线呈对称分布的多段弧形耳板。
优选地,所述内圈夹圈包括第二圆形板体,所述第二圆形板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内圈组件的内圈的内周壁紧密配合的环形凸台。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隔离柱呈圆柱体结构,采用尼龙或者弹性体材料制成。
优选地,两所述外圈夹圈之间以及两所述外圈夹圈和所述支撑块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及紧固螺母固定连接,两所述内圈夹圈和聚合物隔离柱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和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隆轩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隆轩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