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坡排水缓冲沉淀清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91187.8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雷睿强;徐有亮;吴青瑜;陈家湘;胡金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缓冲 沉淀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一种反坡排水缓冲沉淀清淤装置,属于隧道工程中的反坡排水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的集水箱为长方体形;集水箱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进水口;集水箱的左侧面下部设有多个出水口;集水箱前侧面下部设有多个排污口;每个排污口上安装有一个排污口挡片;进水口与上游侧隧道内排水管道的出口相连;出水口与下游侧隧道内排水管道的入口相连。本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装置制作简单,符合现场工地上的加工条件。本装置清淤排污效果良好,很好的解决了原始工艺里的排水管路易堵塞,清污繁琐,费时费力,易间接造成隧道洞内积水等不利于隧道开挖问题,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中的反坡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坡排水缓冲沉淀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长大隧道反坡施工,排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在涌水量大、洞内外高差较大时排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给隧道洞内施工增加了难度。现阶段采用固定式集水箱接力抽排的方法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再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隧道内积水因为围岩特性、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会有较多的沉淀物和水流混在一起,导致反坡排水难度增加。过多的沉淀物在集水箱里沉积侵占集水箱容量,不仅影响排水效率,还会造成排水管路堵塞。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隧道工程中的反坡排水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让反坡排水施工工序顺利有效连接,让排水工序形成良性循环,提高隧道施工效率,避免因洞内积水过多,而影响隧道开挖进度事件的发生,提供一种反坡排水缓冲沉淀清淤装置。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集水箱沉积物的清理问题,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利,清淤效果较好,解决了集水箱沉积物影响排水效率和堵塞管路问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坡排水缓冲沉淀清淤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的集水箱为长方体形;集水箱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进水口;集水箱的左侧面下部设有多个出水口;集水箱前侧面下部设有多个排污口;每个排污口上安装有一个排污口挡片;进水口与上游侧隧道内排水管道的出口相连;出水口与下游侧隧道内排水管道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集水箱的尺寸长×宽×高为5.1m×1.0m×2.3m,但不限于此,尺寸可根据隧道涌水量和隧道断面大小调整。
进一步,优选的是,集水箱的材质为钢,厚度为1cm。
进一步,优选的是,进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的直径均为150c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多个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按照《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中泵站设计要求放在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有效实现了便捷清淤,提高了反坡排水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效实现了隧道开挖工序的连接顺畅,对于隧道此类设计的反坡排水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3、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符合现场工地上的加工条件,经济实用。
4、本装置相比于在隧道内开挖集水井更方便、简单、实用、省时省力。本装置可根据施工需要灵活移动,且清淤排污方便,操作简单,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5、使用本装置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