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检测用万用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91096.4 | 申请日: | 2019-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福明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5/12 |
| 代理公司: | 35238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易敏 |
| 地址: | 24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用表 触头 按键 插孔 连接线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防护结构 外部物体 夹持 旋钮 显示屏 蓄电池检测 缓冲保护 缓冲性能 夹持机构 接触检测 一端设置 用手操作 检测 夹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检测用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所述万用表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和旋钮,所述按键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所述旋钮位于按键的下方,所述万用表本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万用表本体通过插孔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具备防护结构,与外部物体撞击后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检测触头具有夹持功能,能够对蓄电池触头进行夹紧,便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万用表不具有防护结构,万用表与外部物体撞击时不具有缓冲性能,容易造成自身的损坏,万用表检测用触头不具有夹持功能,需要用手操作与蓄电池触头接触检测,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电池检测用万用表。
背景技术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蓄电池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万用表,用于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现有的万用表不具有防护结构,万用表与外部物体撞击时不具有缓冲性能,容易造成自身的损坏,万用表检测用触头不具有夹持功能,需要用手操作与蓄电池触头接触检测,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检测用万用表,具备防护结构,与外部物体撞击后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检测触头具有夹持功能,能够对蓄电池触头进行夹紧,便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万用表不具有防护结构,万用表与外部物体撞击时不具有缓冲性能,容易造成自身的损坏,万用表检测用触头不具有夹持功能,需要用手操作与蓄电池触头接触检测,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检测用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所述万用表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和旋钮,所述按键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所述旋钮位于按键的下方,所述万用表本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万用表本体通过插孔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万用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万用表本体的外部套设有防护框,所述第一弹簧远离万用表本体的一端与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与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夹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万用表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防护框的内壁且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防护框内壁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万用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远离万用表本体的一侧与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福明仪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福明仪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