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膀胱灌注化疗用一次性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0399.4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光锐;郜栋阳;李坤;王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膀胱 灌注 化疗 一次性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膀胱灌注化疗用一次性导尿管。为了克服现有膀胱灌注一次性导尿管无法根据需要控制液体流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可控制液体流出的膀胱灌注化疗用一次性导尿管,由管体和闭合夹组成,进行膀胱灌注时,不仅可以根据尿液的流出判断尿管是否插入膀胱,而且可以通过使用闭合夹及时夹闭防止尿液、药液从尿管流出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膀胱灌注化疗用一次性导尿管。
背景技术
膀胱灌注化疗为泌尿外科罹患膀胱癌的患者在经受了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案。治疗时需逆行将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于注射器内的50ml液体经过导尿管逆行灌入膀胱中,使化疗药物在膀胱中直接发生作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分几步进行:一、先将导尿管插入膀胱,根据尿管中尿液流出判断尿管已插入至膀胱;二、连接注射器注入药液;三、退出尿管。因为使用的50ml规格的注射器体积大以及吸满药液后较重,而且一般医生为单人操作,由于没有控制措施往往在进行第一步操作时,膀胱中存留的尿液随着导尿管流出至外界,容易污染患者和医生衣物以及操作室的空间,在第三步操作时尿管中残余的有种种毒性的化疗药液也容易乱流。综上所述,一种既能根据尿液流出判断插入位置又能控制液体不乱流的可控型一次性导尿管是临床上急需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膀胱灌注一次性导尿管无法根据需要控制液体流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可控制液体流动的膀胱灌注化疗用一次性导尿管,不仅可以根据尿液的流出膀胱插入位置,而且可以及时夹闭防止污染。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膀胱灌注一次性导尿管,由管体和闭合夹4构成,管体(如图1)可分为互相连接的管身3和注射器接头5。注射器接头5为圆锥接头可连接医用注射器,为液体进出的体外通道。管身3远离注射器接头5的一端存在管头1和侧孔2结构,管头1圆钝且封闭无开口有利于保护尿道粘膜不受损伤,侧孔2为液体进出的体内通道。管身3套入闭合夹4中,闭合夹4内径略小于管身3外径使其能稳定固定在管身3近注射器接头5一侧。闭合夹结构如图2所示:由上壁7、下壁8、左侧壁6以及右侧壁11构成。左侧壁6和右侧壁11中央存在允许管身3通过的通过孔,内径略小于管身 3外径。上壁7和下壁8设计有相互指向的凸起,凸起的对合与分开可以对应夹闭和开放管身3从而控制液体的流动,9和10为控制区域,9为锐利缘,10为带齿缘,9的锐角边可以卡入10的齿槽中,保持管身3的夹闭状态。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说明图(虚线部分为省略的管身3)。图2为闭合夹4的结构说明图。图3为操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一种膀胱灌注一次性导尿管,由管体和闭合夹4构成,管体分为管身3和注射器接头5,管身又包括管头1和侧孔2构成,闭合夹4套入管身3。操作时,按照临床导尿术的规范操作,闭合夹4处于如图3A所示的状态,从管头1侧将尿管缓慢插入尿道,待有尿液进入管身即证明进入膀胱,此时通过向闭合夹4内侧推压上壁7使 9的锐角边卡入10的齿槽,此时如图3B所示上壁7和下壁8的凸起对合,从而使管身形变闭合管路阻断尿液流出,然后在注射器接头5位置连接注射器,连接妥当后向闭合夹4外侧推拉带齿缘10,锐利缘9也随之向闭合夹4外侧弹开,上壁7和下壁8的凸起也将分开,恢复至图3A所示状态,将药液推注至膀胱,注射完毕后再次向闭合夹4内侧推压上壁7使闭合夹4处于图3B状态,防止尿管中残余的药液流出,然后从膀胱和尿道退出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0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