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0072.7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刘怀政;周柯夫;刘英;王莎;肖涛;郭美英;杨广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小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吸痰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吸痰管,包括吸痰管主体以及可视化组件;所述吸痰管主体内部的吸痰通道上旁通设置可视化组件接口;所述可视化组件包括光源模块、成像模块和光导模块,所述光导模块包括传导光纤,所述传导光纤的尾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光源模块和成像模块对接,所述传导光纤的前端通过可视化组件接口插入吸痰管主体的吸痰通道,随吸痰管主体进入气管导管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吸痰管操作简单,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气管导管内情况,一旦发现气管导管内壁有痰块、血块便立即清除,可减少气管导管被堵塞的风险,对病人的创伤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吸痰管。
背景技术
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吸痰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当患者痰液粘稠时,血液、痰液易吸附在气管导管壁上,形成痰块、血块,使气管导管部分堵塞或全堵塞。人工气道若被堵塞,会导致患者窒息,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确保病人安全,需立即拔除气管导管或紧急行支气管镜下灌洗,并再次行气管插管或更换气管切开管。
临床护士经气管导管为患者吸痰时,是利用吸痰管和负压设备进行操作,在吸痰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同时了解气管导管壁的具体情况,难以对堵塞部位进行准确判断,通常危重病人可使用支气管镜直视下吸痰,但支气管镜需医生操作,且消毒较繁琐,操作不便,不适合需要频繁进行吸痰操作的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吸痰管,操作方便,工作人员怀疑人工气道堵塞时有痰块、血块堵塞时,可视下进行人工气道的吸引,清除痰块、血块,了解导管情况。可减少因导管堵塞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防止患者窒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视吸痰管,包括吸痰管主体2以及可视化组件1;所述吸痰管主体2内部的吸痰通道上旁通设置可视化组件接口21;所述可视化组件1包括光源模块11、成像模块12和光导模块13,所述光导模块 13包括传导光纤132,所述传导光纤132的尾端通过三通接头131分别与光源模块11和成像模块12对接,所述传导光纤132的前端通过可视化组件接口21插入吸痰管主体2的吸痰通道,随吸痰管主体2 进入气管导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接头131内部设有半透镜134,所述光源模块11的光照方向与传导光纤132尾端的光线入射方向分别位于半透镜134的反射光路上,所述成像模块12的入射方向和传导光纤132 尾端的光线出射方向分别位于半透镜134的透射光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光纤132的前端设置探射头135,所述探射头135内部固定设有相对传导光纤倾斜设置的反射镜136,所述传导光纤132传导的光线通过反射镜136斜射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光纤132外壁套设有光纤套133。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套133的外壁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模块11采用LED光源112,所述LED光源 112通过光源通道115与三通接头131对接,所述LED光源112与光源通道115之间设有将发散的光源光线折射进入光源通道的聚光面114,使得LED光源112射出平行光线到半透镜134上。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112固定在光源罩113上,并通过光源罩113罩装在光源通道115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罩113上设有调节LED光照强度的光强调节钮111。
优选的,所述LED光源112为白光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成像模块12包括成像透镜121、成像黑箱122 和成像幕123,所述成像黑箱122与三通接头131对接,所述成像透镜121位于成像黑箱122与三通接头131之间,并设置在传导光纤与半透镜的透射光路上,所述成像幕123位于成像透镜121在成像黑箱 122内的成像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小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0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