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塑条带编织网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87841.8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利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B29C65/8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 地址: | 40071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带 织网 生产线 | ||
一种挤塑条带编织网生产线,主要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编织网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打滑的技术问题,包括有转动放线辊子、超声波焊接机、防滑机构和转动收网辊子,所述防滑机构包括有两块第一安装板、第一转动辊子和两根第二转动辊子,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前后对应,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辊子转动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两根该第二转动辊子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均开有竖向且前后对应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转动辊子转动设于两条所述第一条形孔之间,该第一转动辊子沿所述第一条形孔上下滑动并锁定,且该第一转动辊子向下滑动后与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辊子均抵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将挤塑条带编织成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挤塑条带的编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挤塑条带编织成网状织物的编织网生产线。
背景技术
将挤塑条带编织成网状结构从而形成网状织物,这种网状织物被广泛应用在诸多生产领域,比如编织成网状编织袋,从而应用在物流领域中的包装环节,随着网上购物热潮的兴起,这种编织袋的使用量在持续增加;另外,这种网状织物也可以作为工程施工中的土工格栅等用于工程加固和工程防护领域,随着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这种网状织物在工程施工中也被广泛应用。
这种编织网现有的加工工艺流程一般要经过超声波焊接机的焊接,采用的原料是纵横交错的挤塑条带,纵横交错的挤塑条带在经过超声波焊接机之后被焊接成编织网,成型之后的编织网被缠绕在一根转动的辊子上从而被卷制成盘。在编织成编织网之前,需要将一部分挤塑条带事先内置在超声波焊接机中,当外部的多条挤塑条带向超声波焊接机方向平行移动并与超声波焊接机接触时,超声波焊接机会将内置的挤塑条带以垂直外部挤塑条带的移动方向的方式与外部移动的挤塑条带进行纵横排布,经过纵横排布之后的挤塑条带形成网状,超声波焊接机对网状结构的交叉点首先施加压力将交叉点压紧,最后通过超声波对交叉点进行焊接,这是目前将挤塑条带编织成网的超声波焊接技术。
当纵横挤塑条带经过加工形成编织网之后,这种编织网在转动辊子的带动下向转动辊子方向移动,从而被缠绕在转动辊子上被卷制成盘,编织网缠绕在转动辊子之前会经过一个压紧塑形机构,现有技术中的压紧塑形机构一般由两块上下平行的压紧板组成,然而这种机构不足的是,两块压紧板板面的平整度不容易控制,因此当将两块压紧板上下压合在一起时容易形成较大缝隙,这种缝隙的产生容易导致网状织物在移动过程中打滑,从而影响编织网最终的塑形,另外两块压紧板压紧时,需要给其中至少一块压紧板施加垂直板面的压力,这种压力一般是作用在压紧板上的点压力,因此就会造成在压紧板不同部位就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导致压力不均,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编织网经过两块压紧板时产生打滑的不良现象,从而影响对编织网的塑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挤塑条带编制网生产线,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编织网移动缠绕在转动辊子之前发生打滑的不良现象。
二、具体技术方案
实现原理:一种挤塑条带编织网生产线,按照从右向左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有缠绕多条挤塑条带的转动放线辊子、超声波焊接机、防滑机构和转动收网辊子,多条所述挤塑条带均自右向左平行移动,所述防滑机构包括有两块第一安装板、第一转动辊子和设于该第一转动辊子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转动辊子,所述第一转动辊子、第二转动辊子平行,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前后对应,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辊子转动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两根该第二转动辊子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均开有竖向且前后对应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转动辊子转动设于两条所述第一条形孔之间,该第一转动辊子沿所述第一条形孔上下滑动并锁定,且该第一转动辊子向下滑动后与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辊子均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利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利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7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应力刺激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溯源用二维码批量打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