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气管道内部通球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7530.1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尹逊金;贾邦龙;杜慧丽;苏林;马雪莉;许志军;成文峰;郑树林;汤荣;刘俊甫;龚则;孟祥磊;庄金峰;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气管道 内部 模拟 试验装置 | ||
一种输气管道内部通球模拟试验装置,其中的风机与发球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用于提供均匀可调节的气体;发球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实验管道与收球装置相连通,用于将发球装置发出的实验球进行回收;在实验管道的最前端与最后段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管道前后的压力差;在实验管道的外侧设有磁标定贴,用于采集记录试验模型的位移变化并存储;在实验管道中设有流量计,用于检测实验管道内气体流速的变化;通过数据显示系统用于实时显示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力、流量、检测器位移参数的变化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管道的实验参数,可以得到检测器在管道内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实验数据,为检测结果的确认和检测器的测试与改进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输油气管道内检测通球模拟试验装置,特别涉及输气管道内部通球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长输油气管道作为油气运输的一种主要方式,承担着世界能源运输的主要任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被称为世界能源的“动脉血管”。输气管道因其输送距离长、输送工况复杂,长期运行过程中管壁容易产生腐蚀、冲蚀、裂纹、变形等缺陷。输气管道输送介质为天然气,属易燃易爆类气体,一旦管道由于缺陷引起泄露、爆管等事故,将会对管道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随着输气管道数量的日益增多和管道运行时间的增长,管道的安全运行状态和安全事故预测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内检测。目前,对于输气管道内检测主要采用将检测器放入管道内部,以输送介质为动力推动检测器沿管道运行,从而对管壁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由于输气管道内输送介质为气体,检测器在管道内部运行过程中气体极易被压缩,使检测器的运行状态难以控制,需要对输气管道内部通球开展必要的模拟试验。研究管道内部压力、气体流量等参数对检测器运行状态的影响规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为了提高管道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器在管道内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由于检测器在输气管道内部的运行状态难以掌控,急需一种能够模拟检测器在管道内部运行状态的实验装置。通过控制实验管道的压力、气体流速、检测器位移等参数的变化,得到检测器在管道内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实验数据,为检测结果的确认和检测器的测试与改进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输气管道内部通球的试验装置,用于完成相关原理性验证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气管道内部通球模拟试验装置,包括风机,发球装置、收球装置和实验管道;所述风机通过法兰与发球装置的进气口相连通,用于提供均匀可调节的气体;所述发球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实验管道与收球装置相连通,用于将发球装置发出的实验球进行回收;在所述实验管道的最前端与最后段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管道前后的压力差;在所述实验管道的外侧设有磁标定贴,用于采集记录试验模型的位移变化并存储;在所述实验管道中设有流量计,用于检测实验管道内气体流速的变化;通过数据显示系统用于实时显示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力、流量、检测器位移参数的变化信息。
进一步,所述实验管道由前部的水平管道试验区、后部的上坡试验区、下坡试验区以及两侧的弯道试验区组成;其中,水平管道试验区Ⅰ的一端与发球装置相连,水平管道试验区Ⅰ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弯道试验区后与上坡试验区相连;水平管道试验区Ⅱ的一端与收球装置相连,水平管道试验区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弯道试验区后与下坡试验区相连;上坡试验区和下坡试验区相连。
进一步,所述水平管道试验区Ⅰ和水平管道试验区Ⅱ均由水平管道Ⅰ构成。
进一步,所述弯道试验区由两个90度弯管Ⅰ和水平管道Ⅱ相连构成。
进一步,所述上坡试验区由水平管道Ⅲ、33度弯管和水平管道Ⅳ相连构成。
进一步,所述下坡试验区由水平管道Ⅲ、33度弯管和水平管道Ⅳ相连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7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生产用成品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滴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