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86946.1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镱瑞;王凯;刘昆;赖勇;谢天;陈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极飓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8 | 分类号: | G06F3/038;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智能 终端 屏幕 操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包括:导电部、接触部、驱动部和第一触点;导电部具有第二触点,且导电部与第二触点之间电连接;第一触点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通;导电部和接触部由导电材料制成;接触部与第一触点电连接;接触部在驱动部作用下作往复式运动;第二触点设置在接触部的运动轨迹上;接触部在往复式运动中与第二触点间歇性电连接;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数据,并向控制装置传输屏幕数据;控制装置根据屏幕数据并向点击头发送控制信号。由于不需要通过得电物体对屏幕进行物理点击,只需要将导电部放置于屏幕上,所以可以大幅降低噪音,并且无需担心屏幕被击碎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与移动智能终端相关的操作也越来越复杂,例如移动智能终端厂商需要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硬件检测,或者APP软件程序开发商需要对APP软件进行测试,此时需要一款点击器来辅助操作以代替人工。
现有技术中的点击器通常只能完成简单的、重复性的点击或者滑动作业,即对屏幕的某个固定区域进行重复操作,无法根据屏幕所显示的信息进行相关操作,如此一来便会导致点击器能耗较高,且容易产生工作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通过控制贴附在屏幕上的导电部接地与否来实现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进行点击,同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屏幕数据并传输至控制装置,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并传输至控制装置,并由控制装置对点击头进行控制,具有噪音小、稳定、能耗低、高效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包括:点击头;其中点击头包括:导电部、接触部、驱动部、第一触点;导电部具有第二触点,且导电部与第二触点之间电连接;第一触点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通;导电部和接触部由导电材料制成;接触部与第一触点电连接;接触部在驱动部作用下作往复式运动;第二触点设置在接触部的运动轨迹上;接触部在往复式运动中与第二触点间歇性电连接;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数据,并向控制装置传输屏幕数据;控制装置根据屏幕数据并向点击头发送控制信号;使用状态下,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屏幕上方。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中导电部为若干个;在使用状态下,导电部按顺序依次间隔设置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每个导电部的第二触点按顺序依次间隔设置在接触部的运动轨迹上;接触部作往复式运动过程中,相邻的导电部的第二触点依次与第一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中接触部作往复式运动过程中,第一触点可与至少两个相邻的导电部的第二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中使用状态下,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屏幕上相邻的导电部之间间隔距离不大于6mm。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智能终端屏幕操控器中动力装置为电机或电动马达。
当移动智能终端屏幕上的某个点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后,使得电荷通过该点流入,从而可以形成微弱的电流信号,进而被检测到此电流信号,便可以形成一次点击,所以通过控制屏幕上某个点是否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连接,便可以完成点击。
当设置有若干个导电部时,通过导电部的第二触点依次与第一触点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触点依次与电源正极或负极电连接,便可以实现滑动这一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不需要通过得电物体对屏幕进行物理点击,只需要将导电部放置于屏幕上,所以可以大幅降低噪音,并且无需担心屏幕被击碎的风险,同时可根据屏幕所显示的信息进行相关操作,具有噪音小、稳定、能耗低、高效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极飓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极飓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