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放型水环境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6442.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旺;唐晓平;方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放 水环境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放型水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浮漂、监测器、连接绳及锚,所述监测器通过连接绳连接浮漂,所述锚通过连接绳连接浮漂。所述监测器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讯模块及电源,所述控制器连接传感器及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浮漂保证本装置不会完全沉入水中,利于管理和回收,监测器通过连接绳放至水中,进行水质监测,并且在需要时可将锚抛下,固定本装置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体积小巧,易携带回收,适应任意水体投放,作用场景广泛,能实时监控水体情况,续航能力强,防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放型水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突发水污染事件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普通的生活污水,常见的检测项目有COD或者BOD、酸碱度、悬浮物、细菌总数、总磷氨氮、重金属含量等。导致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核心因素是水污染现象显著,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水域,水质污染十分的复杂繁琐,并且由于战线太长、作业人员数量不足,阻碍了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实际水质监测工作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监测,主要方法包括移动监测(手持式设备)与采样后进行实验室监测,仅有极少部分监测点位能够实现连续在线监测。因此研发一种能实时监测多种水环境数据的检测装置是目前对水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的重要需求。
公开号 CN20230977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水产养殖环境移动式定位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采集模块、定位监测网络子系统和上位机监测中心服务器,所述的传感器采集模块通过定位监测网络子系统与上位机监测中心服务器连接。该实用新型将水质参数传感器安装在可控的移动机器鱼平台上,使其投放于水塘内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
上述的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不同深度的水质检测能力较差,使用时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仍然较低,不利于提高水质的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监测效率低,对不同深度水质的检测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放型水环境监测装置,能够根据情况检测不同深度的水质,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投放型水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浮漂、监测器、连接绳及锚,所述监测器通过连接绳连接浮漂,所述锚通过连接绳连接浮漂。浮漂保证本装置不会完全沉入水中,利于管理和回收,监测器通过连接绳放至水中,进行水质监测,并且在需要时可将锚抛下,固定本装置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器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讯模块及电源,所述控制器连接传感器及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本方案中的元器件及模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技术,在这里仅是做了有目的性的组合,使其能够实现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其他终端如手机等,能通过服务器查看水质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浮漂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绳的上下收放。驱动机构为遥控端、电机及齿轮的结合,遥控端控制电机的旋转,电机的旋转带动齿轮,齿轮带动连接绳实现收放。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包括pH值传感探头、溶解氧传感探头及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获取途径为市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无异议完成传感器与控制器等电路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绳包括导向绳及控制绳,所述导向绳一端连接驱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锚;控制绳一端连接驱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监测器;监测器与导向绳滑动连接。由于监测器质量较轻,在水流中摆动较大,容易对稳定性及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将监测器与带有锚的导向绳连接,使监测器保留了沿导向绳上下移动的自由,并降低了其他方向的摆动,提高了稳定性。驱动机构内使用两个电机分别带动导向绳及控制绳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