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86162.9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2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茂;万保权;陈琛;赖金胜;刘兴发;刘震寰;刘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R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动物 细胞生物学 指标 确定 磁场 最优 频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包括: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磁场测量装置、动物神经瘤母细胞试验盒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与磁场测量装置和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均相连接,用以在接收到磁场测量装置发送的磁场强度数据为预先设定的强度时,控制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预设频率的磁场,并实时测量动物神经瘤母细胞在磁场中的生物学指标数据,将各生物学指标数据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磁场频率,确定为最优磁场频率。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处理器控制磁场发生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强度产生磁场,并通过暴露于该磁场中的动物神经瘤母细胞的生物学指标数据的变化量来确定最优磁场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低频磁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
背景技术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ELF EMF)是指频率在300Hz以下的交变电磁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由输变电工程以及各类家用电器所产生。近年来,研究发现,ELF EMF暴露在生物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影响和极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为了避免大剂量ELF EMF的过度暴露对生物造成的损伤作用,明确ELF EMF的暴露强度阈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没有相应的系统来调节极低频电磁场的频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低频电磁场的频率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包括: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磁场测量装置、动物神经瘤母细胞试验盒和处理器;其中,所述磁场测量装置与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相连接,用以检测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强度;所述动物神经瘤母细胞试验盒置于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中,用以使得所述动物神经瘤母细胞试验盒中的动物神经瘤母细胞暴露在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强度预先设定的磁场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磁场测量装置和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均相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磁场测量装置发送的磁场强度数据为预先设定的强度时,控制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产生预设频率的磁场,并实时测量所述动物神经瘤母细胞在磁场中的生物学指标数据,将各所述生物学指标数据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磁场频率,确定为最优磁场频率。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包括:变频电源和磁场线圈;其中,所述变频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磁场线圈相连接,用以在所述磁场线圈周围产生频率可调的磁场。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磁场线圈能产生的最大磁场强度大于等于500μT。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磁场强度为500μT。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频率可调的磁场发生装置的频率在1-600Hz内连续可调。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磁场测量装置中设置有三维磁场探头,用以测量距离磁场线圈不同区域的磁场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生物学指标包括上清中Aβ的含量、细胞内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动物细胞生物学指标确定磁场最优频率的系统中,所述生物学指标数据为动物神经瘤母细胞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变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