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5635.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小英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罐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拔罐器,涉及中医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罐体1和真空抽取泵2,所述罐体1包括罐身和与罐身上连接的罐口5;罐身设置有单向气阀3,在罐身和单向气阀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气阀具有阀芯7;真空抽取泵2具有连接件4,连接件可以连接单向气阀3,真空抽取泵2用于对罐体1进行抽真空,罐口5为具有弹性的罐口,连接件4内部具有中空弹性密封件,该连接件4用于连接所述单向气阀的阀7芯,进而对所述罐体1进行抽真空。本拔罐器可对人体四肢进行大范围拔罐,快速促进人体肢体血液循环;用本拔罐器拔罐后皮表不留淤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
背景技术
拔罐,古时是用火燃尽容器内的氧气,使容器产生负压,并维持一定的温度,故称为火罐。其原理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原有祖国医学中使用的火罐,是健体强身的良好用具。但火罐操作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人员才能操作,避免对治疗人员的烧伤和烫伤,拔火罐尤其是患者对自己很难操作。
近些年,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真空拔罐器,真空拔罐器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以真空抽气的方式创新地解决了火罐中用“火”的不安全因素和操作的。
以上拔罐器,只能对人体局部穴位进行拔罐,而且拔罐后拔罐部位易产生淤血肿痛,形成青一块紫一块的现象,需要几天时间才消失,极不好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拔罐范围大、不产生淤血肿痛、快速促进人体四肢血液循环的拔罐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1和真空抽取泵2,
所述罐体1包括罐身和与罐身上连接的罐口5;
所述罐身设置有单向气阀3,在罐身和单向气阀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气阀具有阀芯7;
所述真空抽取泵2具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可以连接所述单向气阀3,所述真空抽取泵2用于对所述罐体1进行抽真空。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5为具有弹性的罐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4内部具有中空弹性密封件,该连接件4用于连接所述单向气阀的阀7芯,进而对所述罐体1进行抽真空。
优选的:所述真空抽取泵2上部设置有把手6。
优选的:所述罐口为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葫芦状。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袜子状。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手套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拔罐器可对人体四肢进行大范围拔罐,拔罐后不留淤肿,快速促进人体四肢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真空抽取泵;3、单向气阀;4、连接件;5、罐口; 6、把手;7、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小英,未经曾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5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