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吊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5121.8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铭;罗仲亚;赖锦辉;曹穗冬;陈昭志;岑曦;余日豪;陈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4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0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笼 钢丝绳 动力装置 顶面 支架 人工挖孔 滑轮组 底面 动力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 上下活动 自动提升 侧面 地连接 可拆卸 绕过 竖直 外沿 桩孔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吊升设备,包括设于孔桩外沿的支架、可在孔桩内上下活动的吊笼、用于自动提升所述吊笼的动力装置、以及连接所述吊笼与所述动力装置的钢丝绳;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轮组,所述钢丝绳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组后竖直与所述吊笼连接;所述吊笼包括底面、顶面、连接于所述底面与顶面直径的侧面,所述侧面设有可供作业人员进入的开口,所述钢丝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面。该吊升设备能够实现快速、安全地进出人工挖孔桩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吊升设备。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即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其直径一般在800mm以上。
目前,人工挖孔桩在桩孔挖掘过程中,通常在其孔内设置供作业人员徒手攀爬上落的爬梯,以使作业人员进入桩底或离开桩孔。爬梯长度随桩孔施工深度增加而增长,一般在15~24米。由于爬梯踏步与桩孔护壁之间空隙较小,作业人员攀爬上落的过程中脚容易踏空;另外,由于爬梯的长度在15~24米,其坡度接近90°,使得作业人员攀爬上落的速度慢且体力消耗大,既费时又费力,且容易发生踏空、失足,引发高坠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吊升设备,其能够实现快速、安全地进出人工挖孔桩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吊升设备,包括设于孔桩外沿的支架、可在孔桩内上下活动的吊笼、用于自动提升所述吊笼的动力装置、以及连接所述吊笼与所述动力装置的钢丝绳;
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轮组,所述钢丝绳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组后与所述吊笼连接;
所述吊笼包括底面、顶面、连接于所述底面与顶面直径的侧面,所述侧面设有可供作业人员出入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通过卸扣与所述吊笼可拆卸连接,所述卸扣包括弓形扣体和轴销,所述轴销与所述弓形扣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笼内固设有坐凳。
进一步的,所述吊笼由钢筋焊接而成,吊笼顶部局部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吊笼形状与所述孔桩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吊笼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孔桩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一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立杆、一端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杆另一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所述立杆的第一斜杆,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斜杆。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包括固设于所述立杆的第一定滑轮、设于所述横杆的第二定滑轮,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后与所述吊笼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横杆的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设于所述第二定滑轮与所述立杆之间,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后与所述吊笼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卷筒、传动轴,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突发状况的手动提升所述吊笼的辅助提升装置,所述辅助提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孔桩出口处的转轮架、可转动设于所述转轮架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上绕有用于与所述吊笼连接的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5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梯
- 下一篇:无对重装置的曳引式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