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制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85060.5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戚玉亮;陈浩帆;胡玉芬;张楠;张占峰;谢永超;曾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56 | 分类号: | B28B21/56 |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机构 钢筋纵向 固定架 装夹 套筒 本实用新型 预制构件 钢筋套筒 上下贯通 试件制作 制作装置 可调节 灌浆 试件 钢筋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套筒固定机构和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套筒固定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上,套筒固定机构具有可调节大小的装夹口,装夹口上下贯通;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固定在固定架的上侧且位于装夹口的正上方;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固定在固定架的下侧且位于装夹口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在试件制作时钢筋定位对接准确、有利于提高制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指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随着装配式结构在国内的不断推广,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使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制作接头试件以验证接头可靠性,包括对中接头试件和偏置接头试件。
目前,市场上尚无有效的装置进行试件的灌浆制作,在制作试件时,都是靠人工对钢筋位置进行手动固定,容易造成钢筋位置定位对接不准,影响试验结果,也存在制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件制作时钢筋定位对接不准、制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制作装置,其在试件制作时钢筋定位对接准确、有利于提高制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套筒固定机构和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
所述套筒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套筒固定机构具有可调节大小的装夹口,所述装夹口上下贯通;
所述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上侧且位于所述装夹口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下侧且位于所述装夹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绑缚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装夹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具有与所述装夹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纵向安装位;所述第一绑缚件用于将钢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连接固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纵向安装位两侧的第一定位杆组和第二定位杆组;所述第一定位杆组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第一水平杆。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二绑缚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装夹口下方的第二水平杆和托板,所述第二水平杆至少设有两根并固定在所述装夹口下方两侧;所述第二绑缚件用于将钢筋与所述第二水平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固定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板和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角钢和横穿在所述角钢上的第一螺栓,两个所述角钢之间形成所述装夹口;所述夹具安装板上设有贯通的横槽,所述角钢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横槽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梁、固定在所述横梁两端的立柱、以及固定在所述立柱底部的基座,所述第一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套筒固定机构、第二钢筋纵向固定机构均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立柱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5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