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拓展连接结构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1975.9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范胜杰;高翊博;王辉;邹凯;孙俊田;王增文;纪任鑫;郑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蔚来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 |
代理公司: | 51273 成都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芸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口 功能组件 连接结构 容纳槽 防水 可拆卸连接 整体密封性 插接座体 整体防水 密封贴 壳体 凸台 拓展 拆卸 申请 连通 检修 供电 | ||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水拓展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接座体的容纳槽和若干个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容纳槽连通,插接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贴。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带防水拓展连接结构的无人机。与相关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对无人机的功能组件进行供电,使得功能组件的拆卸检修更加简单便捷,且使无人机的整体密封性更强,提高了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的飞行附属功能越来越多,需要搭载的功能组件也越来越多(例如植保机上的水泵、仿地雷达等功能组件),这些功能组件的电子设备均需要供电,则需要从无人机的电力总线中外接供电线路为无人机的功能组件供电。
相关技术中,功能组件的供电大多采用的是直接从无人机机壳的下壳体底部开口,再让插接座体上的相关线路从开口中穿出并与功能组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功能组件的供电。采用这种方式,在清洗无人机时,液体容易从开口进入到机壳内,可能会对机壳内的电路造成损坏,不利于无人机的整体防水处理,且采用这种方式对功能组件进行供电,走线布局也较为麻烦,功能组件在拆卸检修时,需要将无人机机壳拆卸开来,然后将线路接线头从机壳内拆下来,使得功能组件与机壳分开,再对功能组件进行检修,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拓展连接结构及无人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人机整体防水效果不佳、功能组件拆卸检修麻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防水拓展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下壳体底部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接座体的容纳槽和若干个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容纳槽连通,所述插接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贴。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当功能组件的接线头插入到插接口时,通过插接座体与功能组件接线头的紧密配合,可对插接口进行封堵,防止无人机外部的液体通过插接口进入到机壳内腔,提升了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从而防止机壳内的线路因液体进入而损坏。而那些暂时未使用的插接口(即暂时没有功能组件接线头插入的插接口),可通过密封贴将其密封起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了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此外,通过在下壳体底部设置凸台,并在凸台上设置容纳槽,将插接座体安装到容纳槽中,使得无人机的整体走线布局更加合理、美观,线路空间更加充足,工作人员需要拆卸功能组件进行检修时,只需要将功能组件的接线头从插接口中拆卸下来即可,不需要像相关技术那样先开机壳再拆线,最后才可进行检修,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可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与相关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对功能组件进行供电,使得功能组件的拆卸检修更加简单便捷,且使无人机的整体密封性更强,提高了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将凸台与下壳体一体成型,对原有的下壳体成型模具改动小,成型工艺简单,且下壳体与凸台成型后不需要因下壳体与凸台的连接而额外进行加工(如打孔等),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无人机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数量为两个。凸台设置两个,每个凸台上均设置若干个插接口,可以使无人机具有更多的插接口,满足无人机多个外挂功能组件的插接需求(尤其是植保机,需要在机壳外部插接仿地雷达、水泵等多个功能组件,就需要多个插接口才能满足插接需求)。
可选地,两个所述凸台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两侧。两个凸台对称设置在下壳体的两侧,使得无人机下壳体更加美观,让壳体内的线路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可选地,所述插接口为矩形孔、圆形孔或凸字形孔。矩形孔、圆形孔均为规则孔,加工方便、简单,成本低,可降低无人机的生产成本;此外,有些功能组件的接线头上会设置一个抵紧片以使接线头更好地卡紧在插接口中,凸字形的插接口可更好地与这种类型的接线头相配合,实现功能组件接线头与插接座体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蔚来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蔚来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1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结构及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旋转机翼飞机的尾桨与推进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