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1140.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江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水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45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设备 夹持 翻转 机构 | ||
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夹持翻转盘,夹持翻转盘内设有驱动轴,固定板呈镜像分布,固定板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杆,固定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定位孔,固定板上设有夹持翻转盘固定板,夹持翻转盘固定板上设有圆形滑槽,固定板一侧设有减重槽,固定板中心位置设有轴承孔,圆形滑槽内设有夹持翻转盘,驱动轴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第四定位孔内,所述驱动轴外接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理条机,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理条是条形绿茶做形的工序。操作方法因茶类不同而略有区别,主要包括抓条和甩条两种手法,目的是塑形、失水、显毫和提香。现有的茶叶理条锅一般使用反复运动理条,无法实现自动翻转取出理条结束的茶叶,一般由人工翻转取茶,这种繁琐不仅有安全隐患,易使作业人员烫伤、砸伤,劳动强度也大,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理条机,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理条机,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夹持翻转盘,夹持翻转盘内设有驱动轴,固定板呈镜像分布,固定板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定位孔,固定板上设有夹持翻转盘固定板,夹持翻转盘固定板上设有圆形滑槽,固定板一侧设有减重槽,固定板中心位置设有轴承孔,圆形滑槽内设有夹持翻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翻转盘上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固定块的阵列分布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贯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设有弧形卡块,弧形卡块上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防滑条,螺纹杆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螺母,螺母分布在固定块两侧,夹持翻转盘中心位置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四定位孔,驱动轴固定在第三定位孔内穿过轴承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第四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外接有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牢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理条机,适用于推广;
2、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茶叶理条设备夹持翻转机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水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水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1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电流接触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柜锁及具有该智能柜锁的抽屉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