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8117.9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笃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26 | 分类号: | F02M26/26;F02M26/53;F02M26/4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旁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属于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领域,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EGR冷却器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EGR冷却器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进气孔,矩形出气管的表面设有出气孔,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通槽,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主要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经过废气循环阀再次送入气缸,进行充分燃烧,从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的产生,以及废气的总排放量,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严格要求了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尾气的排放标准。
但是,现有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多数没有旁通阀的设置,当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不能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高温废气不再流经EGR冷却器,而是流入旁通管内,也不能在第二电磁铁的通电情况下,使得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使得高温废气最终经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从而提高发动机内部的燃烧温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所述EGR冷却器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所述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矩形出气管的表面设有出气孔,所述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安装有矩形密封块,所述矩形密封块的内部连接有挡板,所述通槽的末端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挡板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支撑板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的末端连接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二圆孔,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三圆孔,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第一电磁铁串联,且第一电磁铁的型号为KB-16/25,绝缘性好、吸力强劲。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与挡板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挡板可沿矩形孔向壳体内部移动,且支撑板便于第一弹簧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便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对金属杆进行吸附,且第二弹簧强度足够,保证第二电磁铁处于断电时,不会在高温废气的冲击下,使得密封塞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直流电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音乐教学用波谱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