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桨尖喷气式恒频率输出人力直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6811.7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嵇华娟;陆洋;凌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1/04 | 分类号: | B64C31/04;B64C27/473;B64C27/12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式 频率 输出 人力 直升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桨尖喷气式恒频率输出人力直升机,涉及人力直升机领域,能够在不增加旋翼数的条件下,利用人力直升机旋翼直径长的特点,为喷气提供长力臂,并加装了动力输出控制装置,以恒定的频率驱动旋翼旋转。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旋翼、驱动轮、擒纵机构、气缸。驱动轮与气缸活塞相接,人通过蹬踩和手转驱动齿轮旋转,带动活塞上下移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在旋翼大梁中的导管到达旋翼尖端并排出,通过反作用力驱动旋翼旋转。本实用新型在减轻了直升机结构重量的同时增强了结构的紧凑性,并结合擒纵机构使动力输出更加稳定;同时,由于采用了桨尖喷气的驱动方式,减小了直升机的尺寸和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力直升机领域,尤其涉及桨尖喷气式恒频率输出人力直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力直升机大多数是利用四旋翼的设计提供升力,以链式传动的方式驱动旋翼旋转。此种四旋翼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旋翼数量增加,其空重也随之增加,导致装置体积巨大、死重占比增大。并且由于四旋翼本身的驱动无法进行有效简化,也导致了其驱动设计较为复杂。
另外,现有人力直升机没有动力输出频率控制机构,输出功率由驾驶人以自身感觉控制,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综上,现有的人力直升机存在死重过大、动力输出频率非恒定导致直升机上下波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桨尖喷气式恒频率输出人力直升机,采用了桨尖喷气式单旋翼布局,能够在不增加旋翼数的条件下,利用人力直升机旋翼直径长的特点,为喷气提供长力臂,并加装了动力输出控制装置,以恒定的频率驱动旋翼旋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桨尖喷气式恒频率输出人力直升机,包括:机架、旋翼、驱动轮、擒纵机构、气缸。
机架顶部设置旋翼,旋翼的桨叶为中空的,在桨叶根部设置进气口,桨叶顶端设置喷气口。机架上设置驱动轮和气缸,驱动轮由人力驱动,驱动轮带动气缸的活塞运动,驱动轮转动时,压缩气缸内的空气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气管通入桨叶内部,从喷气口喷出。
擒纵机构和驱动轮同轴安装,擒纵机构包括擒纵轮、擒纵叉、发条盒、游丝摆轮机构,驱动轮内部设置发条盒,驱动轮转动,发条盒储存能量。发条盒又和擒纵轮同轴连接,发条盒释放储存的能量带动擒纵轮转动,擒纵轮和气缸的活塞连接,擒纵轮带动活塞运动。擒纵叉和游丝摆轮机构同轴连接,擒纵叉在游丝摆轮的带动下周期性转动,擒纵轮在擒纵叉的配合下匀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为桁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口形状为四联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还连接飞轮,飞轮转动后带动所述气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减轻了直升机结构重量的同时增强了结构的紧凑性,并结合擒纵机构使动力输出更加稳定,避免了直升机在空中由于上下抖动而造成能量损失。同时,由于采用了桨尖喷气的驱动方式,减小了直升机的尺寸和重量,也避免了设计复杂平衡反扭矩系统的必要。由于桨尖喷气其力臂为旋翼半径,使需要的喷气推力很小,也减轻了驱动系统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擒纵机构示意图;
图3为旋翼桨根处翼胁示意图;
图4为桨尖喷口形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机的冷罐组件及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电子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