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6326.X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1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洲;杨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利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4 |
代理公司: | 31298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方体容器 可滑动 支承 多孔混凝土 斜坡 剪切强度试验 本实用新型 快速测量 上下堆叠 试验装置 轴承支承 自由滑动 重物 金属锁 可调节 可开启 控制锁 扇形板 轨道 抗剪 坡度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装置,包括上下堆叠的两个长方体容器,上部为可滑动长方体容器,下部为固定长方体容器,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和固定长方体容器均放置在支承长方体容器中。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通过4个轴承支承在支承长方体容器内的轨道上,且可在轨道在自由滑动,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所述固定长方体容器固定在支承长方体容器内,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和固定长方体容器之间通过可开启的金属锁控制锁止和打开,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上放置重物,所述支承长方体容器放置在可调节坡度的斜坡上,所述斜坡角度通过1/4扇形板测量。所述试验装置可简单快速测量新拌和多孔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孔混凝土工作性能,具体涉及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孔混凝土具有浆体少、骨料多的特征,浆体对骨料的润滑作用不够,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很难在自重作用下形成规整的表面,即铺展性能较差。因此施工时需用木耙等工具将表面抹平。木耙所需牵引力的大小与新拌和混凝土剪切强度有直接关系,也直接决定了现场的可操作性。
目前多孔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强度、孔隙率、透水性、流动性等工作性能,新拌和混凝土抗剪强度的试验较少,缺乏简单有效的试验方法和可靠定量的判断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新拌和多孔混凝土抗剪强度的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装置包括,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固定长方体容器,支承长方体容器,可调节坡度的斜坡,1/4扇形板,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和固定长方体容器上下堆叠,放置在支承长方体容器中,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通过4个轴承支承在支承长方体容器内的轨道上,且可在轨道在自由滑动,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所述固定长方体容器固定在支承长方体容器内,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和固定长方体容器通过可开启的金属锁控制锁止和打开,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上放置重物,所述支承长方体容器放置在可调节角度的斜坡上,所述1/4扇形板固定在斜坡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和固定长方体容器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厚度相同,均无顶和底,只有四周围边,上下对齐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斜坡由上板、下板和铰链连接形成,斜坡的角度可通过铰链调节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长方体容器无顶,固定在斜坡上板上,沿坡向两侧内壁有等高的槽型轨道,轨道内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进一步的,所述可滑动长方体容器顶部四角设置4个轴承,可滑动长方体容器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承长方体容器上,可滑动长方体容器可在轨道内无摩擦滑动。
进一步的,重物固定在可滑动长方体容器顶面,其质量可根据现有新拌和混凝土抗剪强度数据进行估算。
进一步的,1/4扇形板上有角度刻度,固定在斜坡的下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两堆叠长方体容器的接触面作为剪切面,可简单快速完成剪切强度的测量方法,设备简单,现场施工人员可快速完成。
2.测得斜坡倾角可直观反映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的大小,也可根据简单计算公式定量计算实际剪切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装置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拌和多孔混凝土剪切强度试验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利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利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63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